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大话春秋 > 1.22 同人姐妹,狗屁兄弟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春秋·隐公四年》

春天的朝歌,万象复苏。

又是一个特别的春天。

这是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初春的一个早上。

卫国朝歌都城南门外,天还没有放亮,一早赶集的民众,已经进进出出,来来往往。

今天,就在这里,即将发生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话说卫庄公高调娶了齐国公主庄姜为夫人。可惜庄姜虽美,却不能生育。

于是年龄不饶人的这哥们一发狠,就娶了陈国的姐妹花厉妫和戴妫,说来也快,转眼间厉妫生子孝伯,可惜不久夭折了;戴妫生二子,一个叫公子完,一个叫公子晋。

生好公子晋,戴妫却不幸早死了。于是庄姜和厉妫一起,抚养公子完和公子晋。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且血雨腥风的历史大转折时期。为达到个人野心目的,夺权事件屡见不鲜。

在一个强调君君臣臣的时代,要说弑君,还是需要点勇气的。

州吁这哥们,就是不信邪!

他的母亲是庄姜陪嫁的侍女齐媵,因庄姜不能生育,齐媵受卫庄公宠爱,生养了州吁。于是这哥们自小生性骄纵傲慢,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还好武斗,有蛮力。是个极端危险分子。

他的生母齐媵,连个妾身都算不上,只是庄姜从齐国带来的数十个陪侍中的一个。

自从卫庄公和齐媵好上了,后宫侧室里,常常传来庄公和齐媵行淫时放肆的浪叫声。

宫女们窃窃私语,都在说齐媵使出了连侍女们都会害臊的种种手段:

入夜前,齐媵总是首先把自己清洁干净,仅着单薄衣衫入庄公被窝,用体温预热庄公的床铺,这叫暖床;待庄公入寝前,齐媵总是主动为庄公宽衣解带,整理床铺。庄公年事已高,上床需搀扶,甚至翻身调整睡姿,齐媵总是陪护左右。她是近侍,有这个条件。

到了冬日寒冷,太行山麓的朝歌城内,卫国内宫房间,也仅靠火盆取暖,气温较低,庄公双脚易感寒冷,齐媵就用自己丰满的胸脯,一人给庄公温暖双脚。

最拿手的,当然是她那征服男人的床上功夫。

“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只是标配,更绝的是齐媵还具备了古人“肩宽一尺六,屁股比肩宽多三寸、从肩到手指上,各长为二尺七寸,指离掌四寸,胫甲肥而艳”的极致标准,古代的房中术,说这样的女人能给男性顺阳气。

亲媵很清楚,自己最拿手的绝密武器,是“屯龙戏珠“,每次使出这招,庄公只能乖乖投降。

卫庄公对这位侍女宠爱有加。

男人好色,就这点出息!

可无论她如何努力,在公族眼中,州吁不过是个身份不明的私生子,将来要传位的,怎么也轮不到他。

卫庄公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干脆放任州吁骄奢淫逸,不加节制。州吁天生反骨,又有恃无恐,长大后只知舞刀弄枪,结交些市井玩客为伴。州吁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一时也没了主意,任由儿子胡作非为。

老臣石大夫劝过他,他也无能为力啊,谁叫州吁有个这样的母亲,他又能咋办?

前735年,整天混在女人堆里的卫庄公死了。第二年,由庄姜一手带大的公子完继承君位,是为卫桓公。

桓公母亲戴妫早亡,从小由寄母庄姜和姨母厉妫带大。两位养母完全是按照国君继承人的标准培养公子完的。

养母庄姜要求严谨,姨母厉妫要求严苛,桓公自小不免行事有些懦弱。

这让弟弟州吁更看到了夺取君位的希望。

更要命的是,桓公即位后,州吁的权力并未增加分毫。

不仅如此,哥哥卫桓公反而在即位后的第二年,前733年,就解除了他的兵权。

你大爷的!

州吁心中极为不满,怒火在熊熊燃烧!同时,他似乎感觉到死亡正一步步向他逼来。

于是,做贼心虚的他,就伙同石厚、公孙滑一起逃到了卫郑边界,隐姓埋名,等待机会。

到处逃亡的州吁也没有闲着,他暗中结交各地死士,准备随时向卫桓公发难。

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病逝。

第二年春天,新天子周桓王姬林即位大典。

卫桓公准备前往雒邑,出席新王即位贺典。

头号倒霉蛋公孙滑对州吁献计道:“恭喜公子,大事可成了。”

州吁迷惑不解:“贤弟何出此言?”

公孙滑道:“明日卫桓公要去雒邑,公子可在卫都城南门外埋伏死士。我们陪你一起,把长剑藏在马背,到时让手下人在城门外故意制造事端,我们趁乱上前行刺。不愁大事不成啊!”

公孙滑和父亲共叔段筹划出来准备对付伯父郑庄公的这一套下三滥的手段,如今被他搬出来献给州吁,对付州吁的哥哥卫桓公。

州吁闻言大喜,依计而行。

第二天一早,刚交寅时,州吁亲自披挂,带着他的那帮狐朋狗友,喽啰跟班,三教九流,来到卫都城南门,暗暗潜伏,埋头候着准备出行的卫桓公。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桓公在队伍簇拥下,睡眼惺忪才出了城门,哪会想到叛逆州吁早就在这里等了他多时。

见桓公的车马随着护卫的甲士队伍出得城来,州吁从暗中闪身,站在路边向桓公的铜马车长长作揖、高声喊道:

“兄长别来无恙啊,听说您要去雒邑,小弟特来为您送行啦!”

卫桓公一听是州吁来也,早就慌了神,一时慌乱从车内起身,竟把龙泉宝剑丢到了地上,待要叫人拾取,又怕州吁上前:

“卫士们何在,给我拿下叛逆州吁!”

州吁听得明白,勒回马便走。

桓公以为州吁要逃,待要吩咐手下追赶,正犹豫间,哪想州吁趁其不备,突然回马赶到,一剑刺穿桓公左胸,剑尖从前胸透穿后背而出。

桓公跌下马来,当场毙命。

《春秋》记载,隐公四年春二月戊申日,州吁谋杀了卫国国君子完。

眼见国君毙命,国君随从们都知州吁武功了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州吁也不为难他们,一起驾车回朝,谎称卫桓公急病暴毙,嘱托自己代为国君。

众人虽然心中有疑,但自知州吁勇武过人,一般人哪里是他敌手,只得乖乖顺从。

州吁在朝歌城内,大肆报复。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这时正在邢国为人质,避免了一场杀头灾难。

庄姜见桓公已死,公子晋又不在国内,只好忍住悲伤,去应付州吁,州吁也知道庄姜背后是强齐,一时也奈何不得。

他母亲齐媵却不肯放过桓公的姨母厉妫,定要斩草除根,免除后祸。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庄姜叫人秘密传厉妫进宫,把厉妫藏在自己的寝宫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死难。

但庄姜和厉妫都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是走为上策。

在丈夫卫庄公死后的十多年,她俩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别亲密的感情。

庄姜生性温柔贤淑,厉妫却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

于是,关于她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就有了一段别样的美丽传说。

夜黑风高,佳人相伴,无奈私自出奔。何时才能再得相见?

有人说庄姜的《燕燕》诗,不是描述自己出嫁与亲人离别的,其所表达的,是庄姜偷偷送别厉妫回陈国时,内心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燕燕于飞”,送别路上成双成对的燕子;

“之子于归”,出嫁的女子就要返回娘家。

这两个形象,似乎都是在表达作者目送自己的爱人远去,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会“泣涕如雨”。

燕子嬉戏的声音传入耳中,更反衬出告别厉妫后,庄姜无法释怀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痛苦。

再说卫国都城里,州吁弑君的事,到底纸包不住火。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兄弟如衣服,弃之如敝帚;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

兄不爱其弟,弟砍兄头颅;杀兄夺君位,春秋伊第一。

有人劝他速速厚葬桓公,以明哀悼之心。州吁却大笑不已:

“我等了十四年,就是为了砍了他的头,岂会为他发丧?”

朝歌城中,百姓更加议论纷纷。

这一天,回到家的子息闷闷不乐。桃子看出自己的男人又在为国事烦恼:

“年前不是就说要出访了么,怎么还没定好日子?”

“邸报说卫国发生了变故,州吁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又是谁啊?”

“卫桓公的那个弟弟呗!”

“弟弟能把做国君的哥哥杀了?那得是多大的怨仇,多大的死罪啊!”

“本来这次出访,第一站就是卫国,这下好了,只能先去宋国了!”

“听说是仲子的堂哥做了宋国国君吧?论起来你还要叫他舅舅是吧!”

“嗯。听说也不是个东西,仲子的哥哥子冯,都逃到郑国去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都算哪门子事啊?”

“都想做国君呗。”

“做国君有啥好,你看你,做个代理都忙得像头驴!赶早晚快点把这劳什子,还给你弟弟就完了,我可不想你这样!”

“放心吧桃子。我心里有数!”

“嗯,拾掇好了,快来吃饭吧!”

“好来!”

桓公在队伍簇拥下,睡眼惺忪才出了城门,哪会想到叛逆州吁早就在这里等了他多时。

见桓公的车马随着护卫的甲士队伍出得城来,州吁从暗中闪身,站在路边向桓公的铜马车长长作揖、高声喊道:

“兄长别来无恙啊,听说您要去雒邑,小弟特来为您送行啦!”

卫桓公一听是州吁来也,早就慌了神,一时慌乱从车内起身,竟把龙泉宝剑丢到了地上,待要叫人拾取,又怕州吁上前:

“卫士们何在,给我拿下叛逆州吁!”

州吁听得明白,勒回马便走。

桓公以为州吁要逃,待要吩咐手下追赶,正犹豫间,哪想州吁趁其不备,突然回马赶到,一剑刺穿桓公左胸,剑尖从前胸透穿后背而出。

桓公跌下马来,当场毙命。

《春秋》记载,隐公四年春二月戊申日,州吁谋杀了卫国国君子完。

眼见国君毙命,国君随从们都知州吁武功了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州吁也不为难他们,一起驾车回朝,谎称卫桓公急病暴毙,嘱托自己代为国君。

众人虽然心中有疑,但自知州吁勇武过人,一般人哪里是他敌手,只得乖乖顺从。

州吁在朝歌城内,大肆报复。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这时正在邢国为人质,避免了一场杀头灾难。

庄姜见桓公已死,公子晋又不在国内,只好忍住悲伤,去应付州吁,州吁也知道庄姜背后是强齐,一时也奈何不得。

他母亲齐媵却不肯放过桓公的姨母厉妫,定要斩草除根,免除后祸。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庄姜叫人秘密传厉妫进宫,把厉妫藏在自己的寝宫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死难。

但庄姜和厉妫都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是走为上策。

在丈夫卫庄公死后的十多年,她俩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别亲密的感情。

庄姜生性温柔贤淑,厉妫却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

于是,关于她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就有了一段别样的美丽传说。

夜黑风高,佳人相伴,无奈私自出奔。何时才能再得相见?

有人说庄姜的《燕燕》诗,不是描述自己出嫁与亲人离别的,其所表达的,是庄姜偷偷送别厉妫回陈国时,内心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燕燕于飞”,送别路上成双成对的燕子;

“之子于归”,出嫁的女子就要返回娘家。

这两个形象,似乎都是在表达作者目送自己的爱人远去,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会“泣涕如雨”。

燕子嬉戏的声音传入耳中,更反衬出告别厉妫后,庄姜无法释怀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痛苦。

再说卫国都城里,州吁弑君的事,到底纸包不住火。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兄弟如衣服,弃之如敝帚;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

兄不爱其弟,弟砍兄头颅;杀兄夺君位,春秋伊第一。

有人劝他速速厚葬桓公,以明哀悼之心。州吁却大笑不已:

“我等了十四年,就是为了砍了他的头,岂会为他发丧?”

朝歌城中,百姓更加议论纷纷。

这一天,回到家的子息闷闷不乐。桃子看出自己的男人又在为国事烦恼:

“年前不是就说要出访了么,怎么还没定好日子?”

“邸报说卫国发生了变故,州吁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又是谁啊?”

“卫桓公的那个弟弟呗!”

“弟弟能把做国君的哥哥杀了?那得是多大的怨仇,多大的死罪啊!”

“本来这次出访,第一站就是卫国,这下好了,只能先去宋国了!”

“听说是仲子的堂哥做了宋国国君吧?论起来你还要叫他舅舅是吧!”

“嗯。听说也不是个东西,仲子的哥哥子冯,都逃到郑国去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都算哪门子事啊?”

“都想做国君呗。”

“做国君有啥好,你看你,做个代理都忙得像头驴!赶早晚快点把这劳什子,还给你弟弟就完了,我可不想你这样!”

“放心吧桃子。我心里有数!”

“嗯,拾掇好了,快来吃饭吧!”

“好来!”

桓公在队伍簇拥下,睡眼惺忪才出了城门,哪会想到叛逆州吁早就在这里等了他多时。

见桓公的车马随着护卫的甲士队伍出得城来,州吁从暗中闪身,站在路边向桓公的铜马车长长作揖、高声喊道:

“兄长别来无恙啊,听说您要去雒邑,小弟特来为您送行啦!”

卫桓公一听是州吁来也,早就慌了神,一时慌乱从车内起身,竟把龙泉宝剑丢到了地上,待要叫人拾取,又怕州吁上前:

“卫士们何在,给我拿下叛逆州吁!”

州吁听得明白,勒回马便走。

桓公以为州吁要逃,待要吩咐手下追赶,正犹豫间,哪想州吁趁其不备,突然回马赶到,一剑刺穿桓公左胸,剑尖从前胸透穿后背而出。

桓公跌下马来,当场毙命。

《春秋》记载,隐公四年春二月戊申日,州吁谋杀了卫国国君子完。

眼见国君毙命,国君随从们都知州吁武功了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州吁也不为难他们,一起驾车回朝,谎称卫桓公急病暴毙,嘱托自己代为国君。

众人虽然心中有疑,但自知州吁勇武过人,一般人哪里是他敌手,只得乖乖顺从。

州吁在朝歌城内,大肆报复。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这时正在邢国为人质,避免了一场杀头灾难。

庄姜见桓公已死,公子晋又不在国内,只好忍住悲伤,去应付州吁,州吁也知道庄姜背后是强齐,一时也奈何不得。

他母亲齐媵却不肯放过桓公的姨母厉妫,定要斩草除根,免除后祸。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庄姜叫人秘密传厉妫进宫,把厉妫藏在自己的寝宫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死难。

但庄姜和厉妫都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是走为上策。

在丈夫卫庄公死后的十多年,她俩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别亲密的感情。

庄姜生性温柔贤淑,厉妫却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

于是,关于她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就有了一段别样的美丽传说。

夜黑风高,佳人相伴,无奈私自出奔。何时才能再得相见?

有人说庄姜的《燕燕》诗,不是描述自己出嫁与亲人离别的,其所表达的,是庄姜偷偷送别厉妫回陈国时,内心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燕燕于飞”,送别路上成双成对的燕子;

“之子于归”,出嫁的女子就要返回娘家。

这两个形象,似乎都是在表达作者目送自己的爱人远去,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会“泣涕如雨”。

燕子嬉戏的声音传入耳中,更反衬出告别厉妫后,庄姜无法释怀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痛苦。

再说卫国都城里,州吁弑君的事,到底纸包不住火。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兄弟如衣服,弃之如敝帚;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

兄不爱其弟,弟砍兄头颅;杀兄夺君位,春秋伊第一。

有人劝他速速厚葬桓公,以明哀悼之心。州吁却大笑不已:

“我等了十四年,就是为了砍了他的头,岂会为他发丧?”

朝歌城中,百姓更加议论纷纷。

这一天,回到家的子息闷闷不乐。桃子看出自己的男人又在为国事烦恼:

“年前不是就说要出访了么,怎么还没定好日子?”

“邸报说卫国发生了变故,州吁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又是谁啊?”

“卫桓公的那个弟弟呗!”

“弟弟能把做国君的哥哥杀了?那得是多大的怨仇,多大的死罪啊!”

“本来这次出访,第一站就是卫国,这下好了,只能先去宋国了!”

“听说是仲子的堂哥做了宋国国君吧?论起来你还要叫他舅舅是吧!”

“嗯。听说也不是个东西,仲子的哥哥子冯,都逃到郑国去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都算哪门子事啊?”

“都想做国君呗。”

“做国君有啥好,你看你,做个代理都忙得像头驴!赶早晚快点把这劳什子,还给你弟弟就完了,我可不想你这样!”

“放心吧桃子。我心里有数!”

“嗯,拾掇好了,快来吃饭吧!”

“好来!”

桓公在队伍簇拥下,睡眼惺忪才出了城门,哪会想到叛逆州吁早就在这里等了他多时。

见桓公的车马随着护卫的甲士队伍出得城来,州吁从暗中闪身,站在路边向桓公的铜马车长长作揖、高声喊道:

“兄长别来无恙啊,听说您要去雒邑,小弟特来为您送行啦!”

卫桓公一听是州吁来也,早就慌了神,一时慌乱从车内起身,竟把龙泉宝剑丢到了地上,待要叫人拾取,又怕州吁上前:

“卫士们何在,给我拿下叛逆州吁!”

州吁听得明白,勒回马便走。

桓公以为州吁要逃,待要吩咐手下追赶,正犹豫间,哪想州吁趁其不备,突然回马赶到,一剑刺穿桓公左胸,剑尖从前胸透穿后背而出。

桓公跌下马来,当场毙命。

《春秋》记载,隐公四年春二月戊申日,州吁谋杀了卫国国君子完。

眼见国君毙命,国君随从们都知州吁武功了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州吁也不为难他们,一起驾车回朝,谎称卫桓公急病暴毙,嘱托自己代为国君。

众人虽然心中有疑,但自知州吁勇武过人,一般人哪里是他敌手,只得乖乖顺从。

州吁在朝歌城内,大肆报复。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这时正在邢国为人质,避免了一场杀头灾难。

庄姜见桓公已死,公子晋又不在国内,只好忍住悲伤,去应付州吁,州吁也知道庄姜背后是强齐,一时也奈何不得。

他母亲齐媵却不肯放过桓公的姨母厉妫,定要斩草除根,免除后祸。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庄姜叫人秘密传厉妫进宫,把厉妫藏在自己的寝宫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死难。

但庄姜和厉妫都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是走为上策。

在丈夫卫庄公死后的十多年,她俩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别亲密的感情。

庄姜生性温柔贤淑,厉妫却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

于是,关于她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就有了一段别样的美丽传说。

夜黑风高,佳人相伴,无奈私自出奔。何时才能再得相见?

有人说庄姜的《燕燕》诗,不是描述自己出嫁与亲人离别的,其所表达的,是庄姜偷偷送别厉妫回陈国时,内心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燕燕于飞”,送别路上成双成对的燕子;

“之子于归”,出嫁的女子就要返回娘家。

这两个形象,似乎都是在表达作者目送自己的爱人远去,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会“泣涕如雨”。

燕子嬉戏的声音传入耳中,更反衬出告别厉妫后,庄姜无法释怀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痛苦。

再说卫国都城里,州吁弑君的事,到底纸包不住火。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兄弟如衣服,弃之如敝帚;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

兄不爱其弟,弟砍兄头颅;杀兄夺君位,春秋伊第一。

有人劝他速速厚葬桓公,以明哀悼之心。州吁却大笑不已:

“我等了十四年,就是为了砍了他的头,岂会为他发丧?”

朝歌城中,百姓更加议论纷纷。

这一天,回到家的子息闷闷不乐。桃子看出自己的男人又在为国事烦恼:

“年前不是就说要出访了么,怎么还没定好日子?”

“邸报说卫国发生了变故,州吁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又是谁啊?”

“卫桓公的那个弟弟呗!”

“弟弟能把做国君的哥哥杀了?那得是多大的怨仇,多大的死罪啊!”

“本来这次出访,第一站就是卫国,这下好了,只能先去宋国了!”

“听说是仲子的堂哥做了宋国国君吧?论起来你还要叫他舅舅是吧!”

“嗯。听说也不是个东西,仲子的哥哥子冯,都逃到郑国去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都算哪门子事啊?”

“都想做国君呗。”

“做国君有啥好,你看你,做个代理都忙得像头驴!赶早晚快点把这劳什子,还给你弟弟就完了,我可不想你这样!”

“放心吧桃子。我心里有数!”

“嗯,拾掇好了,快来吃饭吧!”

“好来!”

桓公在队伍簇拥下,睡眼惺忪才出了城门,哪会想到叛逆州吁早就在这里等了他多时。

见桓公的车马随着护卫的甲士队伍出得城来,州吁从暗中闪身,站在路边向桓公的铜马车长长作揖、高声喊道:

“兄长别来无恙啊,听说您要去雒邑,小弟特来为您送行啦!”

卫桓公一听是州吁来也,早就慌了神,一时慌乱从车内起身,竟把龙泉宝剑丢到了地上,待要叫人拾取,又怕州吁上前:

“卫士们何在,给我拿下叛逆州吁!”

州吁听得明白,勒回马便走。

桓公以为州吁要逃,待要吩咐手下追赶,正犹豫间,哪想州吁趁其不备,突然回马赶到,一剑刺穿桓公左胸,剑尖从前胸透穿后背而出。

桓公跌下马来,当场毙命。

《春秋》记载,隐公四年春二月戊申日,州吁谋杀了卫国国君子完。

眼见国君毙命,国君随从们都知州吁武功了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州吁也不为难他们,一起驾车回朝,谎称卫桓公急病暴毙,嘱托自己代为国君。

众人虽然心中有疑,但自知州吁勇武过人,一般人哪里是他敌手,只得乖乖顺从。

州吁在朝歌城内,大肆报复。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这时正在邢国为人质,避免了一场杀头灾难。

庄姜见桓公已死,公子晋又不在国内,只好忍住悲伤,去应付州吁,州吁也知道庄姜背后是强齐,一时也奈何不得。

他母亲齐媵却不肯放过桓公的姨母厉妫,定要斩草除根,免除后祸。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庄姜叫人秘密传厉妫进宫,把厉妫藏在自己的寝宫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死难。

但庄姜和厉妫都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是走为上策。

在丈夫卫庄公死后的十多年,她俩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别亲密的感情。

庄姜生性温柔贤淑,厉妫却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

于是,关于她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就有了一段别样的美丽传说。

夜黑风高,佳人相伴,无奈私自出奔。何时才能再得相见?

有人说庄姜的《燕燕》诗,不是描述自己出嫁与亲人离别的,其所表达的,是庄姜偷偷送别厉妫回陈国时,内心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燕燕于飞”,送别路上成双成对的燕子;

“之子于归”,出嫁的女子就要返回娘家。

这两个形象,似乎都是在表达作者目送自己的爱人远去,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会“泣涕如雨”。

燕子嬉戏的声音传入耳中,更反衬出告别厉妫后,庄姜无法释怀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痛苦。

再说卫国都城里,州吁弑君的事,到底纸包不住火。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兄弟如衣服,弃之如敝帚;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

兄不爱其弟,弟砍兄头颅;杀兄夺君位,春秋伊第一。

有人劝他速速厚葬桓公,以明哀悼之心。州吁却大笑不已:

“我等了十四年,就是为了砍了他的头,岂会为他发丧?”

朝歌城中,百姓更加议论纷纷。

这一天,回到家的子息闷闷不乐。桃子看出自己的男人又在为国事烦恼:

“年前不是就说要出访了么,怎么还没定好日子?”

“邸报说卫国发生了变故,州吁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又是谁啊?”

“卫桓公的那个弟弟呗!”

“弟弟能把做国君的哥哥杀了?那得是多大的怨仇,多大的死罪啊!”

“本来这次出访,第一站就是卫国,这下好了,只能先去宋国了!”

“听说是仲子的堂哥做了宋国国君吧?论起来你还要叫他舅舅是吧!”

“嗯。听说也不是个东西,仲子的哥哥子冯,都逃到郑国去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都算哪门子事啊?”

“都想做国君呗。”

“做国君有啥好,你看你,做个代理都忙得像头驴!赶早晚快点把这劳什子,还给你弟弟就完了,我可不想你这样!”

“放心吧桃子。我心里有数!”

“嗯,拾掇好了,快来吃饭吧!”

“好来!”

桓公在队伍簇拥下,睡眼惺忪才出了城门,哪会想到叛逆州吁早就在这里等了他多时。

见桓公的车马随着护卫的甲士队伍出得城来,州吁从暗中闪身,站在路边向桓公的铜马车长长作揖、高声喊道:

“兄长别来无恙啊,听说您要去雒邑,小弟特来为您送行啦!”

卫桓公一听是州吁来也,早就慌了神,一时慌乱从车内起身,竟把龙泉宝剑丢到了地上,待要叫人拾取,又怕州吁上前:

“卫士们何在,给我拿下叛逆州吁!”

州吁听得明白,勒回马便走。

桓公以为州吁要逃,待要吩咐手下追赶,正犹豫间,哪想州吁趁其不备,突然回马赶到,一剑刺穿桓公左胸,剑尖从前胸透穿后背而出。

桓公跌下马来,当场毙命。

《春秋》记载,隐公四年春二月戊申日,州吁谋杀了卫国国君子完。

眼见国君毙命,国君随从们都知州吁武功了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州吁也不为难他们,一起驾车回朝,谎称卫桓公急病暴毙,嘱托自己代为国君。

众人虽然心中有疑,但自知州吁勇武过人,一般人哪里是他敌手,只得乖乖顺从。

州吁在朝歌城内,大肆报复。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这时正在邢国为人质,避免了一场杀头灾难。

庄姜见桓公已死,公子晋又不在国内,只好忍住悲伤,去应付州吁,州吁也知道庄姜背后是强齐,一时也奈何不得。

他母亲齐媵却不肯放过桓公的姨母厉妫,定要斩草除根,免除后祸。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庄姜叫人秘密传厉妫进宫,把厉妫藏在自己的寝宫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死难。

但庄姜和厉妫都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是走为上策。

在丈夫卫庄公死后的十多年,她俩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别亲密的感情。

庄姜生性温柔贤淑,厉妫却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

于是,关于她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就有了一段别样的美丽传说。

夜黑风高,佳人相伴,无奈私自出奔。何时才能再得相见?

有人说庄姜的《燕燕》诗,不是描述自己出嫁与亲人离别的,其所表达的,是庄姜偷偷送别厉妫回陈国时,内心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燕燕于飞”,送别路上成双成对的燕子;

“之子于归”,出嫁的女子就要返回娘家。

这两个形象,似乎都是在表达作者目送自己的爱人远去,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会“泣涕如雨”。

燕子嬉戏的声音传入耳中,更反衬出告别厉妫后,庄姜无法释怀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痛苦。

再说卫国都城里,州吁弑君的事,到底纸包不住火。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兄弟如衣服,弃之如敝帚;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

兄不爱其弟,弟砍兄头颅;杀兄夺君位,春秋伊第一。

有人劝他速速厚葬桓公,以明哀悼之心。州吁却大笑不已:

“我等了十四年,就是为了砍了他的头,岂会为他发丧?”

朝歌城中,百姓更加议论纷纷。

这一天,回到家的子息闷闷不乐。桃子看出自己的男人又在为国事烦恼:

“年前不是就说要出访了么,怎么还没定好日子?”

“邸报说卫国发生了变故,州吁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又是谁啊?”

“卫桓公的那个弟弟呗!”

“弟弟能把做国君的哥哥杀了?那得是多大的怨仇,多大的死罪啊!”

“本来这次出访,第一站就是卫国,这下好了,只能先去宋国了!”

“听说是仲子的堂哥做了宋国国君吧?论起来你还要叫他舅舅是吧!”

“嗯。听说也不是个东西,仲子的哥哥子冯,都逃到郑国去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都算哪门子事啊?”

“都想做国君呗。”

“做国君有啥好,你看你,做个代理都忙得像头驴!赶早晚快点把这劳什子,还给你弟弟就完了,我可不想你这样!”

“放心吧桃子。我心里有数!”

“嗯,拾掇好了,快来吃饭吧!”

“好来!”

桓公在队伍簇拥下,睡眼惺忪才出了城门,哪会想到叛逆州吁早就在这里等了他多时。

见桓公的车马随着护卫的甲士队伍出得城来,州吁从暗中闪身,站在路边向桓公的铜马车长长作揖、高声喊道:

“兄长别来无恙啊,听说您要去雒邑,小弟特来为您送行啦!”

卫桓公一听是州吁来也,早就慌了神,一时慌乱从车内起身,竟把龙泉宝剑丢到了地上,待要叫人拾取,又怕州吁上前:

“卫士们何在,给我拿下叛逆州吁!”

州吁听得明白,勒回马便走。

桓公以为州吁要逃,待要吩咐手下追赶,正犹豫间,哪想州吁趁其不备,突然回马赶到,一剑刺穿桓公左胸,剑尖从前胸透穿后背而出。

桓公跌下马来,当场毙命。

《春秋》记载,隐公四年春二月戊申日,州吁谋杀了卫国国君子完。

眼见国君毙命,国君随从们都知州吁武功了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州吁也不为难他们,一起驾车回朝,谎称卫桓公急病暴毙,嘱托自己代为国君。

众人虽然心中有疑,但自知州吁勇武过人,一般人哪里是他敌手,只得乖乖顺从。

州吁在朝歌城内,大肆报复。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这时正在邢国为人质,避免了一场杀头灾难。

庄姜见桓公已死,公子晋又不在国内,只好忍住悲伤,去应付州吁,州吁也知道庄姜背后是强齐,一时也奈何不得。

他母亲齐媵却不肯放过桓公的姨母厉妫,定要斩草除根,免除后祸。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庄姜叫人秘密传厉妫进宫,把厉妫藏在自己的寝宫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死难。

但庄姜和厉妫都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是走为上策。

在丈夫卫庄公死后的十多年,她俩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别亲密的感情。

庄姜生性温柔贤淑,厉妫却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

于是,关于她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就有了一段别样的美丽传说。

夜黑风高,佳人相伴,无奈私自出奔。何时才能再得相见?

有人说庄姜的《燕燕》诗,不是描述自己出嫁与亲人离别的,其所表达的,是庄姜偷偷送别厉妫回陈国时,内心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燕燕于飞”,送别路上成双成对的燕子;

“之子于归”,出嫁的女子就要返回娘家。

这两个形象,似乎都是在表达作者目送自己的爱人远去,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会“泣涕如雨”。

燕子嬉戏的声音传入耳中,更反衬出告别厉妫后,庄姜无法释怀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痛苦。

再说卫国都城里,州吁弑君的事,到底纸包不住火。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兄弟如衣服,弃之如敝帚;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

兄不爱其弟,弟砍兄头颅;杀兄夺君位,春秋伊第一。

有人劝他速速厚葬桓公,以明哀悼之心。州吁却大笑不已:

“我等了十四年,就是为了砍了他的头,岂会为他发丧?”

朝歌城中,百姓更加议论纷纷。

这一天,回到家的子息闷闷不乐。桃子看出自己的男人又在为国事烦恼:

“年前不是就说要出访了么,怎么还没定好日子?”

“邸报说卫国发生了变故,州吁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又是谁啊?”

“卫桓公的那个弟弟呗!”

“弟弟能把做国君的哥哥杀了?那得是多大的怨仇,多大的死罪啊!”

“本来这次出访,第一站就是卫国,这下好了,只能先去宋国了!”

“听说是仲子的堂哥做了宋国国君吧?论起来你还要叫他舅舅是吧!”

“嗯。听说也不是个东西,仲子的哥哥子冯,都逃到郑国去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都算哪门子事啊?”

“都想做国君呗。”

“做国君有啥好,你看你,做个代理都忙得像头驴!赶早晚快点把这劳什子,还给你弟弟就完了,我可不想你这样!”

“放心吧桃子。我心里有数!”

“嗯,拾掇好了,快来吃饭吧!”

“好来!”

桓公在队伍簇拥下,睡眼惺忪才出了城门,哪会想到叛逆州吁早就在这里等了他多时。

见桓公的车马随着护卫的甲士队伍出得城来,州吁从暗中闪身,站在路边向桓公的铜马车长长作揖、高声喊道:

“兄长别来无恙啊,听说您要去雒邑,小弟特来为您送行啦!”

卫桓公一听是州吁来也,早就慌了神,一时慌乱从车内起身,竟把龙泉宝剑丢到了地上,待要叫人拾取,又怕州吁上前:

“卫士们何在,给我拿下叛逆州吁!”

州吁听得明白,勒回马便走。

桓公以为州吁要逃,待要吩咐手下追赶,正犹豫间,哪想州吁趁其不备,突然回马赶到,一剑刺穿桓公左胸,剑尖从前胸透穿后背而出。

桓公跌下马来,当场毙命。

《春秋》记载,隐公四年春二月戊申日,州吁谋杀了卫国国君子完。

眼见国君毙命,国君随从们都知州吁武功了得,纷纷下马跪倒在地。

州吁也不为难他们,一起驾车回朝,谎称卫桓公急病暴毙,嘱托自己代为国君。

众人虽然心中有疑,但自知州吁勇武过人,一般人哪里是他敌手,只得乖乖顺从。

州吁在朝歌城内,大肆报复。桓公的弟弟公子晋,这时正在邢国为人质,避免了一场杀头灾难。

庄姜见桓公已死,公子晋又不在国内,只好忍住悲伤,去应付州吁,州吁也知道庄姜背后是强齐,一时也奈何不得。

他母亲齐媵却不肯放过桓公的姨母厉妫,定要斩草除根,免除后祸。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庄姜叫人秘密传厉妫进宫,把厉妫藏在自己的寝宫里,这才暂时躲过了死难。

但庄姜和厉妫都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还是走为上策。

在丈夫卫庄公死后的十多年,她俩同病相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份特别亲密的感情。

庄姜生性温柔贤淑,厉妫却有一股大丈夫的豪气。

于是,关于她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就有了一段别样的美丽传说。

夜黑风高,佳人相伴,无奈私自出奔。何时才能再得相见?

有人说庄姜的《燕燕》诗,不是描述自己出嫁与亲人离别的,其所表达的,是庄姜偷偷送别厉妫回陈国时,内心复杂而隐秘的情感:

“燕燕于飞”,送别路上成双成对的燕子;

“之子于归”,出嫁的女子就要返回娘家。

这两个形象,似乎都是在表达作者目送自己的爱人远去,因为爱而不得,所以才会“泣涕如雨”。

燕子嬉戏的声音传入耳中,更反衬出告别厉妫后,庄姜无法释怀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和痛苦。

再说卫国都城里,州吁弑君的事,到底纸包不住火。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兄弟如衣服,弃之如敝帚;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

兄不爱其弟,弟砍兄头颅;杀兄夺君位,春秋伊第一。

有人劝他速速厚葬桓公,以明哀悼之心。州吁却大笑不已:

“我等了十四年,就是为了砍了他的头,岂会为他发丧?”

朝歌城中,百姓更加议论纷纷。

这一天,回到家的子息闷闷不乐。桃子看出自己的男人又在为国事烦恼:

“年前不是就说要出访了么,怎么还没定好日子?”

“邸报说卫国发生了变故,州吁把卫桓公杀了!”

“州吁又是谁啊?”

“卫桓公的那个弟弟呗!”

“弟弟能把做国君的哥哥杀了?那得是多大的怨仇,多大的死罪啊!”

“本来这次出访,第一站就是卫国,这下好了,只能先去宋国了!”

“听说是仲子的堂哥做了宋国国君吧?论起来你还要叫他舅舅是吧!”

“嗯。听说也不是个东西,仲子的哥哥子冯,都逃到郑国去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都算哪门子事啊?”

“都想做国君呗。”

“做国君有啥好,你看你,做个代理都忙得像头驴!赶早晚快点把这劳什子,还给你弟弟就完了,我可不想你这样!”

“放心吧桃子。我心里有数!”

“嗯,拾掇好了,快来吃饭吧!”

“好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