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左传·隐公三年》
齐地自古出美女。
这不,庄姜来了!
“硕人”一出,引来各种不服,但庄姜是谁,非一般女子可比,那叫要容貌有容貌: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要才华有才华,连朱熹老先生都说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那就是和屈原大神相媲美啦:
《绿衣》、《日月》、《燕燕》、《柏舟》......
容貌+才华:放眼过去,几千年里,也就李易安可与之并肩,偏这李易安,也是齐人。
不服来辩!
不过人无完人,美人也有遗憾:“美而无子。”
公元前753年,卫庄公迎娶庄姜,卫都城朝歌万人空巷,都要一堵这盛世红颜!
有人说,几乎所有的卫国人,都无法忘记那一场规模空前的婚礼,那是被记录于《诗经》之上,得以流传了几千年的旷世婚礼: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齐候指齐庄公(前794年~前731年在位),这位在位六十四年的大神级国君,是春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也是齐国走向称霸中原的可靠奠基人。
卫候是指卫庄公;妻,正夫人,庄姜是卫国君侯正妻夫人。卫庄公卫扬(前757年~前735年在位),姬姓卫氏名扬。卫武公之子,卫桓公、卫前废公、卫宣公之父。卫国第12任国君。
东宫,齐世子得臣,庄姜胞兄。齐庄公长子,可惜早死。
邢侯,邢国国君,姬姓,庄姜有姐妹嫁给了邢国国君。
谭公维私,谭国国君夫人也是庄姜姊妹。
可惜婚后的庄姜难言幸福。甚至,还遭遇了家暴!
庄姜三年无子,于是卫庄公纳陈国的厉妫和戴妫姐妹为妾。
两个姐妹都为卫庄公生下了孩子,厉妫产子早夭,而戴妫则生下了桓公完和公子晋。
卫庄公还不满足,又和庄姜的陪侍齐媵生了州吁。正是这个州吁,把卫国搞了一个覆地翻天。
辗转难眠的庄姜,经常借写诗来排解自己远离故乡亲人、没有丈夫安慰疼爱带来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和寂寞。
每当皓月当空,独坐窗下,那些句子,从她心头呼啸而来,那不是诗,那是她的生命!
每年春秋,成群的燕子,兴冲冲飞来,又依依不舍飞走,这不正是她自己远嫁卫国时的样子么,还记得那天出嫁,父兄亲人远送于临淄郊野,送嫁的车马逐渐走远,这一生,要想再回来看一次美丽的故乡,也变成了奢侈了: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后人为这首诗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燕燕》。
句子写完,心也碎了,人不由潸然泪下。
天上有燕子在飞,地上有少女远嫁。天上的燕子还有返回的一天,地上的少女出嫁远行,到了丈夫的国度,再想回去,比登天还难。
少女走了很远,回头一看,家人还在远处遥望惦念,不由伤心地哭了。
可是女孩儿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想起当年父亲、兄长的谆谆教诲,这时才感觉受益良多,如今,丈夫才是自己要孝敬服侍的亲人啊。
好在陈国姐妹来了,庄姜没有把她们当敌人,而是成了好姐妹。她太需要朋友排解寂寞了。
可每当从梦中惊起,庄姜发现,丈夫卫庄公已经很久没来过了。
她把出嫁以来所有的伤心和委屈,都写在了《柏舟》里,多么希望有一天,再能回到自己祖国和亲人的身边,哪怕一次也好: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伤心的庄姜,把自己不能实现的爱写在了《绿衣》里,她多么希望有一个人,像自己的衣服一样,静静地陪她爱她: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原来公主嫁给王子,并没有快乐幸福地活着,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一桩错误的婚姻,让她饱受摧残。
然而,就在此时,转折来了。
生好两个儿子的戴妫去世了,没有子嗣的庄姜,向卫庄公苦苦哀求:
“就把孩子给我,让我来抚养他们吧。
心怀愧疚的卫庄公,这时正愁孩子没有贴心照顾,听到自己的正夫人端正贤淑的庄姜这样说,愉快地答应了她:
“我们虽然没有孩子,戴妫和我生的两个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就由夫人你来抚养吧。”
庄姜欣喜若狂,她从两个孩子身上,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她把所有的心思和爱,一股脑儿的交给了戴妫所生的两个儿子,公子完和公子晋。
可是,公子完和公子晋学得怎么样?
人就是这么奇怪,往往越是在乎越是动心,越是适得其反。
或许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吧。
越是心疼孩子的父母,越容易养出骄横跋扈、不懂感恩的孩子。
公子完和晋,是卫国皇族,似乎从一出生就染上了卫国皇族的通病,拖延,胆小,懦弱,自卑自大,无所作为,昏庸无道又贪淫好色。男人身上的毛病,似乎被卫国宗族的这些男人,占全了。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世子完,成为卫国第13任国君,卫桓公。
庄姜满以为自己顺利完成使命,也甘心退居幕后。
然而,卫桓公的胡作非为,到底把自己给作死了。
伤心至极的庄姜,这次是真的绝望了。
这一年,《左传》接下来的记载很简单,却暗含说不清的危险: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受到宠爱又喜欢武事。庄公不管束他,庄姜却很讨厌他。
古代宠妾叫嬖人。
《国语》说,以邪僻取爱曰嬖。
《左传》说,“庄姜恶之”。庄姜很讨厌他。
要知道庄姜可是齐庄公的女儿,春秋小霸王齐僖公的妹妹。
这个州吁,比那两个哥哥,还要不堪。
而齐媵,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庄公宠妾“嬖人”,公子州吁的母亲,庄姜的陪侍丫鬟。
按说自己带来的,总归能信得过。可这个齐媵生了儿子,就想攀高枝,把自己的主子甩了。这就叫攀高枝。
庄姜得知后,无可奈何。
但齐媵得宠之后,却开始处处针对庄姜。等生下儿子,就明目张胆地更加猖狂起来。
俗话说,小人得志便猖狂,人一旦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是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的。
卫庄公还处处护着齐媵。其实个中缘由,庄姜也明白几分,齐媵长得娇媚,又善长风月之事,在好色的卫庄公那里,简直是人间尤物。
她庄姜长得再美,还真比不了。她不了解男人。
没想到这还不算完,齐媵还想把自己的儿子州吁,扶上君位才算罢休。
这事也不能完全怪齐媵,毕竟戴妫生的儿子完,也不过就和自己的儿子州吁一样,都不是正夫人所生,都是小娘养的。
这场后宫争权,势成水火!
卫国老臣石碏劝谏庄公:
“国君啊,老臣听说,爱自己的儿子,就用正确的礼仪规矩来教导他们,不能让他们走入邪道。骄傲、奢侈、淫欲、放荡,是走入邪道的四大缘由:受到宠爱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心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而能无所怨恨,怨恨而能自我克制,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再说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幼的欺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人离间旧人,权势小的超越权势大的,邪恶破坏道义,这就叫做六逆。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受命执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哥哥友爱,弟弟恭敬,这就叫做六顺。去掉顺的而去效法逆的,这就是招致祸害的原因。作为人君应该勉力去消除祸害,现在却去招致祸害,无乃不可乎,这样做恐怕是不妥当的吧?”
卫庄公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于是,等卫庄公一死,石碏赶紧告老回乡!
勘破红尘的庄姜也想隐退,可她真是退无可退啊。一路走来,她已经明白,自己可怜,可放眼望去,又有哪个不可怜:
争权夺利,虚名浮声,到头来都不过是一场大梦!
生命像一条不知来路、也不知归途的小船,庄姜这艘生命的小船,独自穿梭在不知归宿在哪里的激流上,无奈地向前漂去。
她唯有慈悲!
谁还不是爹妈的宝,庄姜也曾是爹妈的宝,以她庄姜的条件,她要任性,有几个能是对手。
她只是慧根早具,看开了罢了。
唉,争来抢去,无非都是些红尘可怜人呐!
这年大年夜的曲阜郊外社圃,大雪弥漫,寒冬刺骨。遥远处,不时传来几串鞭炮声和几声狗叫,窗外老石榴树的枝条上的皑皑白雪,好像石化了一般。
子息和桃子正在前屋里,有一句没一句地一起包饺子。母亲声子今年初过世,今年是初孝年,不贴对子,也不放鞭炮。
彭生还没有回来,他如今也是都城戍卫兵了。
“你说儿子都这么大了,该给他娶个媳妇了吧,你这为娘的也不操心哈?”
“说与谁去啊,虽说做了个兵,连个正经的身份都没有,谁家姑娘敢跟他过?”
“也是,待来年我和他们说说,好歹让彭生认了宗吧!”
“那你不怕别人说闲话啦?”
“谁说谁说去吧,人嘴两张皮,各说各有理。怕他们说,我早死了一万回了!”
桃子抬起眼,端详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她知道自己没有跟错人:
“好了,快去烧火吧。我去拾掇菜摆上先敬了祖先,儿子也该回来了。”
“要不等儿子回来烧吧?”
“他毛手毛脚的炝着眼睛咋办,你赶紧去烧开锅等着就是了!”
“恁这娘们怎么说话的,谁还不是爹妈的宝!就不怕俺也炝着眼睛啦?”
“好了好了,算恁媳妇笨嘴笨舌不会说话,好了吧?多大个人了,还和个孩子计较!”
“再不计较,咱家的看家狗都比俺身份尊贵了,哼!”
“恁是在说恁朝堂上那些看家狗吧?咱家的看家狗,可不带这样的!”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