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现代言情 > 穿越真千金的前世今生 > 第51章 县里集资

朱家今年不同从前,现在存了些家底,可以好好过个安稳年,可惜现在这个情形,他们也没有心情。这个雪直至正月初五才停下,化雪也得好几天日子。

“春花,你这是要干嘛去,外面路正滑呢。”陈氏拉过朱春花,大傻已经在套马车了。

“我得去镇上看看去,不知道青云哥家怎么样了。”初八这天,朱春花实在等不及了,得去探探外面是个什么情况。

“那,让你爹陪着你一块儿去,这路上实在是不安全。”雪化了不少,可路上还有不少结冰的地方。

“我陪妹妹去吧,我力气大,护得住她。”

朱成贵今年十四岁了,个子跟十九岁的朱成富差不多高。有朱成贵在,陈氏这才放心不少。

朱春花之前已经问过朱成贵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了,这小子没有太多想法,居然说听妹妹安排。虽然她想让朱成贵去从军,但是这个时代跟现代可不同,当兵是有危险的,要是上了战场可就由不得谁了。不过南国这些年太平,倒是没有多少战事,如果家里人愿意,朱成贵是可以去历练历练的。

一路上经过不少村庄,房屋倒塌的不在少数,百姓们一脸愁苦。

平日里坐马车也就半个时辰到镇子里,今天走的格外小心,用了一个时辰才到李家。

“姐姐,花,花.....”快到的时候,大傻在外面嚷嚷起来。

“大傻哥,这是花幡。”朱成贵坐在马车边上,他当然是认得这个东西的。

朱春花心里咯嗒一下,捞起车帘子,只见李家挂起了白幡和花幡。难道李员外没挨住走了?

“夫人,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进了李家,李青云带着三奴和李管事出去了,家里就剩李夫人一个人在家。

“唉,初一的时候走的,青云还没有娶妻生子,他这怎么就撒手了呢。”头一次见李夫人是在河居村,那个时候珠围翠绕、亢心憍气,如今经历家道中落、中年丧夫,整个人都有些萎靡不振。

现在天冷,李员外还没有下葬。他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走的,将将四十岁的年纪。李青云今年十七岁,本来去年就可以说亲,但那时李员外觉得他还不够稳重有担当,所以并不着急,后来出了事,反而是不好找了。

“春花,你什么时候来的,久等了吧。”

直至午时李青云才带着人回来。他是去镇里还有附近村子查看情况了,这一次雪灾受难的百姓不在少数。长河县有十个镇两百多个村,人口有七八万之多,如今按照盘河镇受灾情况来计算,这一次死亡人数怕是有四五百人,房屋倒塌六七百个。

“这么严重,那县里派人去安抚了吗?”

“暂时还没有看到官兵,我们这个县城不大雪灾还不是最严重的,听说靠北方的那些县城受难的人更多。”

这个天气的温度,朱春花觉得接近零下了,这么多无家可归的人,就算逃过了房屋掩埋也逃不过被冻死的命运。

“我李家如今自身难保,面对这些难民无能为力,只希望那狗官这次能做个人,早些拨款解救百姓。”众人面色悲悯,大冬天的,让这些人怎么活啊。

眼下也顾不得外面百姓,李员外今天头七,过了头七必须下葬了。李青云不想办葬礼,那些个面和心不和的亲戚不请也罢,还是让李员外安安静静入土为安吧。

朱春花怕家里担心,晚上还得赶回家。回去之前先去镇上布料铺子里买棉花和布,家里女眷都在,让她们帮着缝制出来,到时候送给附近受难的村民。

“你这不就是发灾难财吗,之前棉花才五十文一斤,你现在涨到八十文,还让不让我们活了。”铺子门口,不少人围堵着。

“这话可就说的不对了,那外面的路到现在还封着,想要进货可就难了,这棉花货变少了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你不买就不要在这捣乱。”掌柜态度嚣张,一副你爱买不买的表情。

像这个情况的不止布料铺子,那卖粮食的早早就涨了一倍的价钱。

“咚...咚...县太爷有令,没有受灾的百姓明日由当家的备好钱财去镇守府捐款,一个人捐一百文,违令者重打五十大板。”一个衙役边走边敲锣打鼓叫喊。

“唉哟,这是个什么规矩啊,我们家十五口人这不就得出一两五钱银子,这可是要我们的命啊。”不少人叫苦连天。现在粮食棉花都涨价了,他们都快吃不起饭了,这个吴县令居然还要他们捐款,简直不拿他们当人。

朱春花买了五百斤棉花和匹配数量的布料,一共花了八十两银子。朱成贵虽然心疼这个钱,但是想到那些在冰天雪地里受冻的人,默默的掏出钱袋子,把去年攒的八两银子给了朱春花。

“这个钱你自己留着,我这儿还有钱呢。”朱春花觉得朱家的人真的很善良,试问谁愿意把自己全部家当拿出来救人的呢。

“你先拿去,再买点粮食吧,反正我现在也用不上什么钱。”

“明日看看情况再来买吧,我们的马车装不了这么多东西。”

天快黑了,三人也不做逗留,赶着马车回河居村。一群衙役把信息传送的很快,村里的捐款是交给里正的,最后里正在上交给镇守。村子里的人家收到县里要求捐款的命令,家家户户唉声叹气的。按照人口来算,没有受灾的人大概有个五万多,一人一百文,那就是五千两银子。再加上富绅另外捐款,这一次集资应该能有一万两。

“这个吴县令算盘可是打的真精,我看他这次是一分钱也不用花,还能救助灾民获得上头赏识,只是可怜了我们长河县这些平民百姓。”王氏和几个媳妇忙活着打散烘干朱春花带回来的棉花,不由抱怨着吴县令的做法。

五百斤棉花大概能做一百件袄子,袄子有大有小,适合不同年纪的人。这些个棉花可不是新棉,新棉卖的更贵,现在都到了一百二十文一斤的价格。陈棉也是能穿的,只是手感潮湿了些,颜色也不好看。

“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当官的事在家里说说就好了,外面可不准胡言乱语。你们抓紧赶制袄子吧,我看这化雪的天儿比下雪的时候还冷。”朱大力警告道。

“你们爹说的有道理。我去隔壁找找邻居们,让她们也来帮帮忙,争取早些把袄子做出来。”一百件袄子靠她们没有个十天半个月天是做不好的,王氏觉得人多力量大,不让村里人出钱,出点力气应该也会帮着做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