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现代言情 > 全家穿越之努力奔小康 > 第22章 被感动的二婶

宋云瑶看着二叔二婶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之后,就放心的离开,去找爹娘了。

没想到,过了还没一个时辰,还没等宋山这边卖完呢,张氏和宋河就扛着已经卖光的草把子过来了。

“哎呀,云瑶啊,你不知道,这个卖的可好了,没想到现在就能卖完了.....”

张氏一边说着卖的多么好,一边又后悔的拍大腿,没多弄些。

“云瑶啊,今天你得多弄点,明天二婶跟你订200串。哦,对了,这是今天50串的钱,150文,你数数。”

宋云瑶接过钱来,直接放进了荷包里,笑眯眯的说,当然可以,但是山楂不多了,还得麻烦二叔一起去后山再摘一些回来。

张氏看着宋云瑶的动作,心里也是暖暖的,就知道大侄女是个好的,她一定要多跟着大侄女干!

“那有啥,我现在就回去,跟你二叔去摘山楂去,就后山那边是吧,我知道哪里有。以前啊,都不稀罕要的东西,没想到,今天就能卖钱了呢!”

说着赶紧告别了宋云瑶等人,就拽着宋河往家里跑。

等这边,宋云瑶他们也结束一天的营业回到家里时,还没进门呢,就被守在门口的铁蛋喊到老宅去了。

等宋云瑶到老宅一看,好家伙,地上摆满了一筐筐的山楂,二婶忙着洗山楂、宋秀儿和马老太忙着给洗好的山楂去核儿,二叔和宋老头正忙着削竹签呢。

直接全家总动员了。

看到宋云瑶来了,二婶连忙招呼宋云瑶,问她,是给她拉回她家去做糖葫芦还是直接在这做糖葫芦。

宋云瑶看着这满地的糖葫芦,决定换一种方式。

“二婶,以后你不用来找我拿货了,我教你们怎么做,你们自己做了去卖就行了,我算方子入股,赚了咱们三七分。”

张氏一听这话,有些怔愣。

她做梦也没想到,大侄女居然愿意把方子教给她。她瞬间有些热泪盈眶,这可是独一份的。更何况在这古代社会里,有一个独一份的方子传下去能旺好几代人,宋云瑶要是不愿意拿出来,任何人都不能说什么。

因此她觉得能跟着大侄女赚点钱就够了,从没想过要自己学会这门手艺。虽然她猜到方子应该不难,但是这么多年,都没人想得到,那就是宋云瑶的本事。要是自己去偷学,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可是宋云瑶提出来了这话,那就是没把他们当外人了。

张氏想着之前宋山一家被赶出去的时候,她还有些幸灾乐祸,瞬间有些无地自容。

所以她果断拒绝了宋云瑶的提议,“云瑶啊,这方子是你想出来的,你可不能这样随便教了人。”

“婶子,你先别急着拒绝,我这其实都算不上什么方子,简单的很。说实话,这么多糖葫芦,靠我一个人可是要累死我也做不完。早晚我都得交给你们。而且我也不是白贡献的,你们卖了钱要给我三成的。”

“不行,那红果子在树上多少人都不稀罕要的东西,也不是没人想过蘸糖吃,可是那也不好吃,不是你的这个味。所以你这个方子真的很珍贵,婶子不能让你吃亏,以后卖了钱,你七我们三就行。”

宋云瑶听见这话,心里也是暖呼呼的。

“婶子,这可不行,人工、材料都是你们出,其他的不值钱,可是糖不便宜的。你们只要三成可就是赔本买卖了。而且实话跟你们说,咱们这东西再卖几天可就不一定像今天这么好卖了。”

“那咱们就五五分,这样最公平。”

。。。。

又是经历了一番口舌,还是宋云瑶拍板定下来,五五分,这样最公平。

张氏还想说什么,宋云瑶直接说要是不答应,不然这个买卖就不做了,张氏这才放弃了。

接着,宋云瑶就把山楂该怎么去酸告诉了他们。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清洗的时候放点食盐进去中和掉酸味即可。

最重要的还是糖稀的火候,熬过了太黏牙,熬稀了挂不上。

当张氏和马老太得知去酸的方法之后,有些哭笑不得,原来就如此简单,却没有人想到。

不过想想也是,那盐和糖都是稀罕物,那家里穷的一年可能都尝不着一口。更何况谁会想着拿它去洗果子呢,又去一次次的浪费着去尝试糖稀的火候呢。要是说有钱人倒是舍得盐糖、但是他们又怎么看得上这红果子呢。

这玩意还真得就是宋云瑶这种家里欠一屁股债但是一顿饭还舍得放三勺猪油的人物,才想的到。

好吧,着实是于秋荷之前那三勺猪油给马老太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张氏本来一听不仅要用糖还要用盐,有些吓了一跳。

但是好在宋云瑶说用的盐不用很多,要实在不舍得用盐,上锅蒸三分钟也能去酸,但就是口感会差点。

看着宋云瑶演示了一遍之后,张氏也练习了一遍就差不多了。作为做饭多年的老手,饭不一定做的多好吃,但是火候掌握的肯定没问题。

张氏分别实验了用盐水洗和上锅蒸的方法之后,还是决定用盐,虽说成本高了,但是确实更好吃一些,更能吸引顾客。

之后的几天,张氏、宋秀儿还有宋河每天一早就去城里卖糖葫芦,至于收鸡蛋和两个小屁孩,只好全权委托给马老太和宋老头了。

等到下午卖完一回来,这一大家人就又得去山上摘山楂,回来又得清洗、去核儿、串串、熬糖一条龙,有时候连饭都顾不得吃,饿的狗蛋哇哇哭才想起来去做饭。

虽说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一家人心里都高兴着呢。

忙,忙点好啊。忙说明什么,说明有钱赚啊。

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从来都相信勤劳致富的道理。再苦再累咱都不怕,只要能赚钱。

老百姓的心愿就是那么朴实无华:能把家里的娃娃送去上学,能给家里的婆娘打个银镯子,能给劳累的丈夫再纳双新鞋,能给老人买身新衣裳。

这一家人风风火火的忙活着,这边郑猎户也找上了宋云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