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BL文 > (历史同人)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 第255章

大街上的景象更为深刻。

姜烟上一次看到城镇里如此,还是在大明和唐朝。

跟着朱元璋看到元末时期的百姓。

追着杜甫的时候见到盛唐被折辱后的破败。

可现在姜烟再一次见到百姓行色匆匆,路上也没有看到几个笑着的人,甚至能在一些小巷子里看到衣不蔽体的乞儿。

路上却也不是只有麻木的底层百姓,还有坐着驴车、鹿车甚至是羊车的士族子弟招摇过市。

有一辆驴车的窗口甚至丢下了一块咬过几口的饼。

饼在车轮下碾压,沾满了尘土,甚至还有车轮上的驴粪。

可就是这样的一块饼,被一群人蜂拥而上争夺起来,打得头破血流也不在乎,攥住了一点就拼命的往嘴里塞。

更有人直接去扣开别人的嘴巴抢夺里面的食物。

姜烟被吓得连连后退,心里像是被压抑着大石头,完全不敢想象这样的画面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自从知道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姜烟就已经做好了这个时期百姓颠沛流离日子难过的准备。

可只一块饼。

还是一块被车轮碾压过的饼。

他们却像是在抢夺生存的机会。

王羲之看去,垂下眼眸:“这就是魏晋南北朝。那不是一块饼,而是活下去的机会。有那一块饼,说不定两个人可以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若是没有,说不定连今夜的星星都见不到。”

确实很荒唐。

但真的不美好。

美好,只存在于王羲之这样的门阀家族里。

十岁的王羲之并不是因为声名远扬而被卫夫人所欣赏,选择收为弟子的。

“夫人南渡,卫家要在南方立足,就必须依靠如今声势更盛的王家,如此我才有了机会。”

姜烟几次扭头要去看那些人,都被王羲之伸手阻拦了。

“你看了也只会难过,帮助不了他们。”王羲之喉头滚动,他也曾有过治国救民的理想,可现实却让他明白,他做不到。

为官一途,他不行。

“比这更难以让你接受的事情都有,你要看吗?我可以带你去看,可看了你又能怎么样?”王羲之摇头:“这里若是真的世界,你想做什么我都不会阻拦。这里不是,你看了只会徒增伤感,于你并无裨益。”

王羲之不懂什么叫心理阴影,却明白人若是一昧去看那些不好的事情,只会让一个人愈发不好受。

医术上都有郁郁而终一说。

抢饼这根本算不得什么。

那些姜烟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怖的。

两人说着话,王羲之便到了卫夫人住得地方。

卫夫人师承钟繇,习得一手好字。

跪坐在院子里等待王羲之来上课。

院子的葡萄架下,卫夫人长发挽着,面容其实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就是让人看起来觉得特别舒服温柔。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撇如陆断犀象。”

“折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①

卫夫人上半身笔挺的跪坐着,低头写字的时候露出白皙纤细的脖颈,像是弯曲的鹅颈一般。

下笔平稳,点墨酣畅。

每一个字都写得高古朴拙的同时,整体上看起来还愈发整齐,每一个字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但从细微处又能看出独属于卫夫人的柔美。

一旁的少年王羲之仔细的跟着卫夫人学习,但很快他又放下了笔。

“怎么?”卫夫人偏头看他,手中的笔也缓缓放下。

少年王羲之看向卫夫人,低声问:“字,要一成不变吗?”

“字如何会一成不变?从楷书都隶书,这不是改变吗?从吾之老师,到吾,从吾到吾之弟子,又怎么会不变呢?”

卫夫人不解,这孩子今日怎么好端端的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但很快,她就听见王羲之说:“可为何都要写一样的书体?字,是人写的。既然您也说有不同,那为何不能再改改?嵇康曾做《声无哀乐论》,音乐与人之感情有关,那字为何又不行?都说画可以透过画意看见画师的心,字为何又不能?老师既说字可改变……”

少年王羲之抬手在纸上迅速落下一字,随后缓缓起身,双手作揖弯腰对卫夫人说:“得您教导指点,逸少不胜感激!高山流水,是师徒亦是知音。逸少愿写出自己的字,走出自己的书之道!”

小小的少年单薄的身体站在庭院里,卫夫人没想到会听见自己收下的学生说出这样一番话。

再低头看向桌上的那张被风吹起一角的纸,卫夫人垂眸浅笑。

她起初收学生的心思并不纯净。

不是为他的才华,只是想要靠着王家的势力,可以稳定些,日子好过一些。

南渡之后,卫夫人又何曾好过呢?

越是读书明理,越是明白南渡究竟意味着什么。

原以为自己这一生或许就如此下去了,却不想阴差阳错收下了如此好的学生。

卫夫人坐直,抬手示意大门,轻笑道:“逸少,请走你的道。”

“多谢老师!”

少年王羲之站直身体,面上并没有出现他之前的老成,反倒是纯真得让姜烟以为,这就是真正十岁的王羲之。

离开的每一步,他都走得无比坚定。

离开不代表不认老师,他之后依然会来求学。

只是比起一直联系那些前人作品,模仿他们的风格,王羲之想要找到自己的书法之道。

王羲之转身的时候,姜烟也走上前想要看看他之前到底在纸上写了什么。

结果卫夫人却先一步拿起来。

姜烟只得又转到的卫夫人身后,便看见那张淡黄色的纸上,写着一个“道”字。

与之前写的那些苍茫厚重的篆隶遗韵不同。

这张纸上的字俊逸秀雅,活泼的同时,每个字的收尾比划又不会过于张狂。

虽没有他晚年时候的简约玄谵,超然脱俗,却也多了他自己的风格。

卫夫人看着那张字,小心的放在一旁,望着大门口的方向满意的笑着。

姜烟看过之后,再看了一眼卫夫人。

她就跪坐在那里,穿着颜色浅淡的衣服,长发只用两根发钗整理起来。

一如她的字,古朴、秀美。

姜烟跑出去找少年王羲之的时候,一步三回头的看院子里的卫夫人。

她明白为什么王羲之会那么瞧不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了。

德才兼备的她们,明明那么美丽好看,凭什么要因为旁人不相干的话,就剥夺她们的美呢?

姜烟追上王羲之,原以为可以讨论一下自己想的对不对。

结果这人不练字,改看碑文了。

在纸张大幅推广之前,碑文是书法艺术保存时间长,也可以更为完整的方式之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