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仙侠 > 一品奸商 > 第二十六章 知己

次日,邓源夹着那副未完的《渭水清风图》,敲开了归家的大门。

归庄来开的门,见了邓源,先低声道:“我姐在偏院。”

邓源也压低声音:“我是来拜访归老伯的。”

归庄给了他一个“我懂”的表情,然后回头喊了一声:“父亲,是后院的邓兄长来了。”

正房窗内传出一个声音:“请进。”

邓源便老实不客气地迈步进去。

走到院子中间的时候,用余光向偏院瞥了一眼,果然看到一个白衣身影在那边比比划划,想是归雨宁在练习观音大士的仪态,不由得轻笑一声。

进客厅前,邓源停了一下脚步,深吸了一口。

再迈步,看到了窗下仍在执笔沉思的归昌世。

这位被称为昆山三才子之一的诗人、书画家,身材如邓源预先设想的那般清瘦,身量不高,穿一袭半旧浅灰道袍。颌下留着几缕长须,头发随意地挽了个牛心髻,插着一根乌木簪子。虽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眼睛依旧很亮很有神。

邓源深深一躬:“归老伯好,晚生邓源有礼了。”

归昌世放下笔,笑道:“听雨宁提过你多次了,只是我一向疏懒,不曾拜会。”

邓源忙道:“原是该晚生先来拜见的。”

归昌世走过来,让邓源在窗边的凳子上坐了:“听庄儿说,你不光学问好,而且对诗画都有造诣?”

邓源心头又是一紧:“不敢说造诣,其实晚生自己是不会作画的,只是看过几幅古人画作,在归庄贤弟跟前信口雌黄罢了。”

归昌世“哦”了一声:“不作画,却有见地,也是难得。”又问:“作诗么?”

邓源心一横,大言不惭道:“也胡乱写过几首。”

归昌世道:“若有手稿,可拿来我看。”

这是提携晚辈之意,邓源谢了,又将手中的画轴双手递给归昌世:“这幅《渭水清风》,晚生先行奉还。”

归昌世双眉微皱:“怎么,不喜欢?”

邓源道:“画得极好,但依晚生拙见,似乎缺些东西,想请老伯补齐之后,晚生再收藏起来。”

“缺什么?”归昌世来了兴致。

邓源将画轴在桌上摊开,露出画中的松石:“松下有石,本是常见的景致。但晚生久在山中,知道一块石头若是这般形状,定然是立不住的。因此晚生斗胆揣测,这石头还缺几笔。”

归昌世意外地盯着邓源看了半晌,忽然哈哈大笑:“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字,又叫归庄“看茶”。

邓源心里一阵轻松。

方才归昌世直接让自己坐下聊画,既没有客套也没有让茶,本以为是他不拘小节,谁知竟也是在抻量这小伙子够不够资格喝这一杯茶。

“这幅画,是我早几年一时兴起画的。画完之后,也觉得不对。后来才想明白,山石画得头重脚轻,既不写实,也于布局有碍。可再想改时,却又不知如何下笔。”

邓源明白:“一幅画画到**分,章法已成,多添一笔都显突兀。”

“正是。所以这幅画便耽搁了下来,从未在人前展示。既然你也看了出来,我便多花些功夫,改出来送你。”

邓源起身:“多谢老伯抬爱。”

归庄奉茶之后,就势在一旁坐了下来,静静地看着邓源装逼。

归昌世显然心情很好,提到自己和一帮同道结成画社,时常聚会,地点就在城外的玉山镇。邓源若是有暇,不嫌老头子们絮叨,也可以常来叙谈。

这便老头儿是对邓源生出一丝知己之感了。

可邓源暗想,就自己肚子里那点玩意儿,时间一长必然露馅,更不用说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了。但嘴上只能答应下来。

又想到这帮人的画社也设在了玉山,可见那地方当真是个宝地。可惜自己在那边住的时间短,全然不知镇上还有这么一个高端会所。

···

坐了约莫两刻钟,归雨宁出现在门外。

看得出来,预演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归雨宁脑门上已经见了汗。

“邓秀才,怎么来了半日也不和我打个招呼?”当着自己父亲的面,归雨宁不敢放肆,依旧称呼邓源为“邓秀才”。但此时的“邓秀才”三个字,语气和涵义早就和初识之时不一样了。

归昌世笑着对邓源道:“雨宁自小便随她大哥一起读书,我也作男孩子一般教养。长大之后,她大哥宦游在外,归庄事事依她,养成了如今这副刁蛮性子。世侄担待一二。”

邓源这才知道归雨宁豪爽性格的由来,想到归庄跟在姐姐身后亦步亦趋的样子,也笑了一下:“雨宁小姐是真性情的人,晚生也是直肠子,与雨宁小姐很是聊得来。”

归雨宁嗔道:“父亲,哪有这么说自家女儿的。”

归昌世挥挥手:“你们年轻人自去聊吧。”便又回到了书桌后。

邓源起身施礼,而后与归雨宁来到了偏院。

归雨宁歪着脑袋问:“我这身打扮,还看得过吧?”

邓源一笑:“相当看得过了。”今日归雨宁并未上观音全妆,头发披散,顶着一个小巧的天冠,别一番天然韵味,一时竟看得入了神。好容易回过神来,没话找话:“你这是扮的观音哪一个法身?鱼篮观音?牵手观音?还是送子观音?”

归雨宁道:“哪有你那么多说道。照着戏台子上的扮相来就是了。”

“紧张么?”

“是有那么一点点,但又不是头一回上台,不怕。”

“哦?以前你也扮过观音?”

“观音没扮过,十三岁的时候,扮过哪吒。如今我都十八了,万没想到还有再上场的一日。”归雨宁一撇嘴:“老胳膊老腿的,折腾起来还真够呛。”

邓源脑中闪过以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剧中小哪吒便是由一个格外漂亮的小姑娘演的。归雨宁十三岁的时候,换上哪吒的红衣,扮相也必然极好看。便问道:“扮哪吒的时候,有打戏吗?”

归雨宁道:“有啊,哪吒闹海,正经的打戏呢。”

邓源揶揄道:“看不出来,你还是个练家子。”

归雨宁笑笑:“看着啊!”后退几步,助跑,加速,一个漂亮的单手前翻,稳稳落在邓源面前。“如何?”

邓源一脸崇拜:“女侠,请收下我的膝盖!”

他的意外既是因归雨宁身手的利落,又是因她身姿的曼妙。这时才明白为何她敢独自爬皂荚树摘皂角——就冲这一手,爬树不是小儿科嘛?

归雨宁摆摆手:“都是花拳绣腿。年幼时,我大哥骑射既精,又专门拜过师傅学拳脚。我跟在他身后,学了点强身健体的招式。女子力气弱,轻易学不来真正的拳脚。”

邓源知道,这个年代的书生并非后世认为的那样普遍手无缚鸡之力。相反,以征伐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很是鼓励读书人习武,一度要求各地学宫将弓马骑射纳入生员日常考核项目中。只不过未能形成八股取士那样深植人心的制度,以至于很多读书人选择性地荒废了骑射。

饶是如此,有明一代仍涌现了大量文武双全的人才。明初成祖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发迹之前便是山东一秀才,同时也能亲手提刀砍人。后来的唐顺之、王阳明,也都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到了明末,熊廷弼、卢象升等,也都是文进士出身的优秀军事将领——人家并非只有将略的“儒将”,而是可以真正上阵冲杀的将首。

在这种背景下,归雨宁的大哥归尔德读书之余潜心习武也是不奇怪的。

只是这么一比,邓源就有些偏科了。

怕什么来什么。果然,话题引到了邓源身上:“我说邓秀才,你的功夫如何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