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290章 第三步:尊号神皇

第290章

御舆之上摆着一只凤鸟衔环的熏炉。

随着马车的前进,金环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微响,并不吵闹反而颇为悦耳。

天后边随手拨着凤口中的金环,边问姜沃:“洛水之事,都准备好了?”

姜沃颔首笑道:“好了。也都是信得过的人去做的。”

天后略想了想近来跟着姜沃的女亲卫,很快就发现了谁不在:“你把聂雨点都派出去了?”

“是。”

聂雨点,是最开始就跟着姜沃的女亲卫之一。吴英之后就是她任亲卫长了,与吴英后来外放为将不同,聂雨点一直都跟着姜沃。因她的特长,本就是更适合做情报工作。

留在京城这个权力漩涡中心,才算是量才而用。

说来,聂雨点情报工作的起端,还是给姜沃探听世家对她的攻讦抹黑事。当然,那都很多年过去了。

如今世家几乎再不行此事,基本都躲着她。

自然,世家们不只是怕一位权倾朝野的宰相,更是怕其背后的天后。尤其在天后做了一件事后——

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因造反被开革出宗室,并被天后免了李姓,另改姓为蚩(蚩,虫也,也可引申为无知、痴和蠢)。

姜沃当时心里冒出了一个只有她自己能懂的梗:雍正帝直呼内行。

此事带给宗亲的震撼大,但带给世家的冲击也不小。

天后她居然给人改姓!她真改啊!

对许多世家子弟来说,他们自视高人一等,甚至‘布衣傲王侯’的气势,靠的都是家族姓氏。改了他的姓,还不如砍了他们的头——砍了头还能闭上眼呢,改了姓绝对是死不瞑目。

因而世家现在主打一个:这种狠人,咱们惹不起躲得起。

以至于,天后有日还拿了一本很多年前,世家寻人写来攻击姜沃的《权臣夺亲外传》道:“还好当年坊间各个版本,我与先帝都令人收录入宫珍藏,如今外头再想寻这本书,都不好寻了。”

姜沃:……

当然,以上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只是在姜沃脑海里浅浅转过一下。

两人的谈话,还是很快还是绕回正经事上来:‘登基三步走’的第三步主体计划。

其实之前让王神玉崩溃的,对于东都、宫殿、官制、官名等改制,只能算是第三步的前奏,或者说是凉菜。

真正的正餐,还在洛阳。

说来这三步走的计划,如今总结来看:第一步,是证明政令之权,第二步,是证明无与伦比的武力,第三步看似简单其实是最难做——打破某些固有观念。

所以足足用了半年,不过只这半年,就让天后成功超越了先帝,成为了朝臣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改名狂热爱好者。

其实……

姜沃想:他们还是不够了解武皇。

天后并不是,或者说绝不只是‘武改之’更是‘武创之’——武皇不但擅长改,更擅长从无到有的创造!

后世人多知皇帝有尊号(尊号并非谥号死后才有,是在帝王生前,诸臣议定奉上,并印在官方玉册之上的一种尊称)。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皇帝加尊号,其实正是起自武皇!

史载“尊号之称,并非古制,起自于唐。”据《宋史·礼

制》所记:“尊号起自唐武后、中宗之世,遂为故事。()?()”

[1]

可见,尊号正是武皇搞出来的,一种与之前皇帝的玩法都不同,很新的东西。

当然,若无这种百无禁忌的开创之心,她也不可能想到自己做皇帝这种古来无人行过之事。

所以这回,她们是要进行一种很新的‘立庙’。

并通过此事,在武皇正式登基之前,营造一个良好的登基气氛到位的舆论环境。

且说起对舆论的掌控,她们手里已经有最强的武器——姜沃的报纸,虽不完全是为此事而办,但她要通过报纸牢牢掌握‘消息发布的渠道’,是为了今日。

马车上正放着最新的一份报纸,姜沃想到此就随手拿起来看,并跟武皇讨论版面问题:来日立庙之事自然是头版头条,但除此外,还要留多少版来放颂赋、诗文。

两人议了半个时辰。

议定正事后,才一起看新报纸来消遣。

最开始的报纸,是赔本的,所以姜沃才会把玻璃的配方交给曜初让她去大方烧钱。

不过几年前,随着出版署造纸术的日益精进,与报纸传播度的几度攀升,报纸早就开始盈利了。

尤其是近半年来朝廷频频改制,报纸更是销量极大,所有官员胥吏都养成了看报的习惯——不然都不知道自家上峰改成啥官名了,这称呼错了多影响仕途啊!

因报纸之风靡,天后平定叛乱之闻也天下皆知。自然,其中也有骆宾王的檄文实在好的缘故,而后续,王勃、杨炯、陈子昂等人写的平叛赋,军伍诗也流传甚广。

说起平叛事,姜沃再次想起了李培根,并且把他的笑话讲给天后听——

李培根在海上飘了足足四个月,等他回到辽东的时候,朝廷官名都快改完了。

而他最终‘荡平东海’的夙愿,理想很美好,实在战绩为:四个月遇到三次海匪船,还都是特别小型的贼船,一看就是实习期海匪。

总之,共计剿匪八十六人。

偏生,此事还叫骆宾王知道了,骆宾王就挥笔写了篇文章‘夸’李敬业——《贺李副都护敬业四月大破海匪八十六人文》

大约是心情好,骆宾王此文挥笔而成,且文采实在精妙,哪怕没有登报,传播度也颇广。

顺顺见了姜沃还道:“姜相可知,父亲被这篇文气昏头了!7()_[(.)]777@?@?7()?()”

姜沃:我知道,因为李敬业连着给吏部打了三封奏疏,要求回京述职(其实是假公济私,要回京找骆宾王算账)。被吏部拒绝后,李敬业还单独给她写信,大大告了骆宾王一状。

姜沃:这就是宿命吧,你注定要靠骆宾王的文字闻名于天下。

真是孽缘。

天后听了也不免莞尔,与姜沃道:“李敬业,不似其祖多矣。()?()”

**

光宅元年,十二月初,圣驾至神都洛阳。

三日后,太史局上奏,夜见‘景星庆云之光’,乃大吉之兆。

就在天后令太史局继续夜观星象,卜算何大吉之征兆时,瑞事已现——

寒冬腊月的洛河,自是多覆冰霜的。然而就在这一年腊月,洛河之水现五色(说来,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平等的,连祥瑞也是论资排辈的,分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

。历来江河水五色为大瑞之兆。)

而后,更有冰破而浮白石。

白石上有文记:天姓女武,临昌帝业。[2]

除记文外,更有石纹,天生成日月星辰之天图。

先是朝堂振荡,继而天下咸知!

有此大瑞之兆,天后召群臣百官共议之。

尤以时任中书令的姜相,从前掌太史局,为袁李两位仙师之弟子,向以善识人断事闻名于世。

姜沃:师从四十年。我终于大做了一回本行工作——

谶纬。

祥瑞。

已然被天后改名为‘太初宫’的紫薇宫正殿。

姜沃手持笏板,以前所未有的郑重之色回禀:“《易经》有言:‘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1]

“此大瑞乃天兆。()?()”

姜沃俯身:“臣,恭请陛下履洛受图!u()?u????u()?()”

随着姜相话音落下,身后很快有诸位官员(这次都不只是女官,还有急着附和天后以求荣华富贵的朝臣),很快声势隆隆一同请命——

“恭请陛下以天垂象,亲至洛水受图!()?()”

天后允宰相百僚所请。

史载:

【光宅元年十二月己酉,天后至洛水而受图,时镇国安定公主、太平公主、诸皇子皇孙皆从,内外文武百官、蛮夷酋长各依方叙立,珍禽、奇兽、杂宝列于坛前,文物卤簿之盛,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

光宅元年腊月。

姜沃立于站在洛水河畔,亲手将‘天授圣图’捧于天后。

这一刻,她想起了武皇无法突破的旧礼法,曾经被后世的学者总结过——

“(武皇最终)无法突破血祭(封建夫权的血统承袭)和儒教(祖先崇拜)的社会传统观念制约。”[3]

这次不会了。

在这一日,洛水河畔,诸文武百官、宗亲勋贵、蛮夷酋长之前,天后下诏,以天意为尊,设立武氏庙,:“朕之武姓,天赐也!”

洛水之畔的风拂过姜沃的面容。她想,一定是风太冷了,才激出了她眼底的滚烫泪意。

她的陛下,从太极宫深深掖庭,走到了这天下俯首的洛水河畔。

这条路太漫长,但终究,是一条不一样的路了。

什么叫魔法打败魔法。

是礼法自己定下的‘天地君亲师。’

在所有礼法之上的,还有天意——

故而武皇之姓,不来源于父权夫权,甚至不来源于血统,她是天降女武!

光宅元年的最后一天大朝会。

天后下诏,以洛河图上日月之垂象,为自己改名:武曌。

群臣皆拜称陛下英明。

在丹陛之下的王相闻之,不由心道:陛下总能给我新惊喜,这不但改宫殿名、署衙名、官名,终于开始改自己的大名了。

与王神玉不同,裴行俭想的更多,他想起了与姜沃的那次对话:若是立武氏天子七庙,其中依旧没有陛下的位置。所以……是姜相劝了天后吗?是,天子必立庙,陛下一定会立武氏庙。

但陛下的选择,并不是追封武家数代先祖为天子。

因陛下的武氏,乃天赐女武,乃天姓!

武皇的姓是来源于天。

两位宰相还没有各自想完,就听武皇再下诏。

这次亦是改名,然而改的是别人的名字——

诏,改中书令姜沃之名为姜握。

“朕以此字予姜卿,盼姜卿来日蹈机握杼,与朕共见天下大治。”

天后此言一出,冬日朝堂,虽百官林立,然霎时静若空室。

唯有姜相之声清晰可闻:“臣谢恩,奉诏。”

**

光宅二年,新岁。

因有大瑞之事,礼部便上书请天后另加尊号。

最终以洛河白石之文,定下尊号为‘元武神皇’。

其实,若放在一年前,这个尊号会令朝臣们万般警醒:因这个尊号,落脚点是‘皇’字,而非后字!

然而此时,经过半年‘改改改’的朝臣们已经习惯了顺从。

改,都能改。

不过是从天后的尊号,改成元武神皇尊号。都行。

您想改什么不行呢?反正过去的一年,已经证明了,所有反对都是无效,甚至白送啊。

自光宅二年新岁起——

文武百官,天下各道各州,上疏奏事皆称陛下,公文载籍中凡语及天后,皆改称神皇。[4]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