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288章 武皇的无处容身

第288章

五月中,盛夏正烈。

且天气多变,时不时就有一场雨洒下来。

姜沃与裴行俭刚回到尚书省,外面就刮起了风,天色晦暗继而落雨,且雨势还不小,渐有瓢泼之状。

天际时不时有电闪雷鸣。

两人站在窗口,不但在看这场雨,更从敞开的院门看到对面——

尚书左右仆射的院落是相对落座,然而此时对面,原本尚书左仆射刘仁轨的院落是空置的。

裴行俭望了片刻对面的院落,终是开口了。

只是,裴行俭跟王神玉性格不同。

比起单刀直入直接问到最核心的问题,他到底是挑了个最浅的问题切入,也是给自己一段谈话的缓冲期。

于是裴行俭最先提起的,甚至都不是刘相刘仁轨,而是裴炎。

“当日裴炎也附和了韩王李元嘉。”

裴行俭看着窗外大雨中,无数从绿油油的树叶滴落下的雨水:“那吏部尚书,是不是要换人了?”

吏部,也有人在看这场突如其短也并不短,大多都有数十年的光阴。然而如果回头去看,这一辈子绝大多数都是寻常的日子。而在寻常的日子里再努力拼命,也抵不过在某个重大的选择上,犯的错误。

以上,就是这一日大朝会后,裴炎枯坐在吏部时的想法。

在最关键的选择上,他走上了另一条路。

他赌错了。

此时裴炎在自问,为什么,一月前他最终选择了站出服自己,因为他是李唐的忠臣,这天下,当然该是李唐的皇帝来坐。此外,也跟他有一个儿子在周王府做属官有关。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最根本的……现在裴炎已经没必要骗自己了:因为他心知,如果一直是天后临朝称制,他就永远做不成宰相,做不到位极人臣。

现在几位宰相,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通的。他们彼此配合默契,而自己,与他们并不同,是很难进入这个圈子的。

虽然如今的裴炎已经是吏部尚书了,但他心知,如果一直是天后临朝,他只能止步与此了。

天后更看好的下一任宰相预备役,明显不包括他。

还有姜相……亦如是。

所以裴炎不明白,也觉得不公平:他明明才是姜相用出来的人,嫡系吏部官员。

需知如今当朝几位宰相,吏部出身的就有三位,占了一大半,因而吏部在所有人眼里,当真是货真价实的天部。

似乎,吏部侍郎、尚书、宰相是一条通天大路。

可裴炎看得出,比起他,姜相对同样为‘六部九寺一把手’的狄仁杰、娄师德等几人明显更加看好。

难道这些人,会比他先拜相?

裴炎想想都睡不着。

姜相为何从来不偏向他?不但不偏向他,还默认裴相将两个女婿都放到吏部。

无非是与裴相相交更深,更亲近罢了。

裴炎虽然从,但他心里有想过:姜相此举,与当年长孙无忌何异?不过是面上更风光霁月。

所以一月前,裴炎站了出来。

如果新帝是周王,他会有新的机会。

当然,裴炎不是莽人,他不是像很多朝臣一样傻乎乎,见天后不责备韩王就跟风说话。

天后真正迷惑了裴炎,让他以为谏言还政也无妨的,还是刘仁轨的致仕。

姜沃与裴行俭望着对面空置下来的尚书左仆射之院。

自天后率群臣从洛阳归来,按姜相所请奏自称为朕,群臣上书称陛下后,刘仁轨就递上了致仕书。

同时在听闻天后派人去照管武家后嗣之事后,刘仁轨更复谏天后‘勿重蹈吕氏覆辙’。

别说,虽然武家人里,天后的哥哥辈们早都死在流放地了,但几个晚辈侄子,还仍在顽强地活着,而天后确实让人把他们先保护(看管)起来——以后这几个还有用。

刘仁轨先致仕后上谏,是做好了被罢黜甚至被流放的准备。

然而天后只是允了他的致仕,并加封乐城郡公。

爵位也罢了,最要紧的是,天后给了刘仁轨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恩典——

入高宗一朝凌烟阁。

天后道:“当年姜相提出,为凌烟阁文臣武将定规。今日刘相致仕,算来刘相一世之功,自可入凌烟阁。”

刘仁轨最后满怀复杂地行了个礼,谢过天后令他画像悬于高宗一朝凌烟阁的恩典。

就此致仕。

这迷惑了很多人,以为天后会以怀柔笼络人心,哪怕与天后意见相左也不要紧。

但……

姜沃心知:天后这回是对人不对事,只有刘仁轨有这个面子好不好!

毕竟在天后摄政之间,刘相这尚书左仆射做的无可挑剔,一己之力卷了三省六部九寺几乎所有高阶官员(除王神玉)。

同时再次平定了辽东,以及整饬军纪散乱的南衙十六卫。

这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所以天后允了他的致仕,对他最后又谏‘吕氏’也一笑而过,甚至还将其送入凌烟阁。

但旁人,若是没这个功绩更没这个斤两,还要效仿刘相,甚至有过之而不及,都不是致仕抽身走人,而是激烈地反对天后……

那这后果,只能自己受着了。

夏日哪怕大雨倾盆也总是闷闷的,似乎有什么压在胸口。

裴行俭闻到空气中泥土草地被雨打湿的土腥气,然而接下来,皇城中只怕还有血腥气——

此次叛乱事,是太好的契机,天后可以清理一遍朝堂,彻底换上自己的人,巩固自己的势力。

但那之后呢……

天后已经临朝称制,之后又要做什么呢?

裴行俭侧首看向姜相,就见天际的一道白色闪电,映在她的眼中。

她神色一如既往,平静而悠然。

电闪过后,雷声轰隆而至。

在轰隆雷声中,裴行俭终是问出了:“天后是欲登临帝位吗?”

姜沃不闪不避,毫不犹豫颔首答道:“是。”

到这一步,权力最中心的有些人,已经能看明白了。

只是,姜沃望向裴行俭,他一定还有下一个问题——

她知道,哪怕是‘天后欲登基为帝?’这种放到外面会引发地震的问题,依旧这不是裴行俭所关切的最核心问题。

果然,裴行俭见她神色,苦笑道:“姜相从来知我。”

“那我就请教姜相。”

裴行俭望向窗外,望向重重殿宇与长安的天空——这里见证过多少改朝换代啊。

如今……

裴行俭沉重道:“那天后陛下要做的,是以李唐家妇的身份,接任李唐的皇帝,还是,欲改朝换代为开国之君?”

都是皇帝,但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古以来,为何多有临朝称制的太后?因在皇帝和大臣眼里,嫁到皇室,虽是外姓,但到底也算半个自家人了。

天后会登基,裴行俭猜到的不比王神玉晚。

但这个问题,才是裴行俭至今才下定决心来寻姜沃的缘故。

他等着姜相的回答。

在裴行俭的记忆里,相处多年的姜相,声音语调一贯平和,哪怕当年说起凌烟阁之事,最郑重之时,也只是如贯珠振玉:珠玉,是清冷贵重但依旧光润之物。

可这次,姜相的话,让裴行俭想起了曾经的烽火战场,雪夜刀光。

带着一往无前的锋锐。

“陛下,会做开国之君,为前所未有之帝王!”

窗外,雷雨大作。

或许过去了很久,也或许只是过去了一瞬,裴行俭几乎已经分不清时间的流逝长短。

但当他从极度的了然以及震惊中醒过来后,第一时间就忍不住厉声道:“但姜相!若是如此……”

“守约。”

姜沃打断了他,她知道裴行俭接下心情激荡如外面的暴雨,但姜沃开口后,裴行俭还是忍耐着停了下。

这也是……多年的习惯了。

姜沃道:“守约,在你心里,何为改朝换代?”

然而,依旧是不等他回答,就继续道:“国家大事,唯祀与戎。”

封建时代下的政权和朝代,只有两件大事:祭祀与战争。

祭祀更在先。

或许现代人很难理解,但姜沃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已经能理解了——

皇室的宗庙,太庙,祭祀,是一家一姓朝代传承的最要紧的象征,甚至没有之一。

“你想说的是,陛下一旦改换朝代,以武氏为帝,必会建立武氏的天子七庙。”

“你不能接受,从前李唐帝王,再无天子祭祀?”

裴行俭颔首,他亦是不闪不避:“是,这大唐的江山,是高祖与太宗皇帝打下来的天下!”

他顿了顿,缓了缓语气:“姜相,这大唐,也是高宗皇帝与天后一同治过并开拓过的疆域啊。他们自当永享祭祀。”

“但若是天后开武氏之国,必要……”必要建立太庙,祭祀武氏的先人。

那诸位先帝——

裴行俭直言道:“难道姜相觉得,天后的父亲、祖父、曾祖父,比高祖和太宗皇帝更该受这大唐天下的祭祀之礼吗!”

姜沃平静道:“不该。”

姜沃望向外面的瓢泼大雨,想起了之前她与师父的对话。

师父也是这么说的——

只是裴行俭还提了高祖,李淳风却是只提太宗皇帝重整山河,以振苍生。

之后李淳风望向自己的弟子。

从前他一直回避这个问题,但现在大势已至,他不得不问了。

“太宗之祭祀如何?”

“陛下不会停李唐先帝们,更不会停太宗陛下之祭祀。”

姜沃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句话。

她如此回答——

毕竟,师父,天下人心浩浩荡荡。*

“陛下将于洛阳城,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时享祀,如长安京庙之仪。”

“别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1]

毕竟历史上的武皇,也从没有停止过对高祖、太宗、高宗的祭祀。武周,原是大唐的延续。

只是,那日,姜沃说的远不止这么多。

“师父深谙谶纬之道,自然是明白的,终有一天,王朝会终结。”

“哪怕不是武氏接过李唐,也会有旁的朝代,旁的姓氏。”

“师父,你明知道的,你只是不忍想:终有一天,不会再有一座单独的太庙,不再有人用繁复的天子之礼,以无数的银钱和香火祭祀太宗皇帝。”

当然,也不会再有人再单独祭祀武皇,祭祀所有帝王将相。

那又如何?

“但师父,没有人会忘记太宗皇帝。别说百年,哪怕再过去一千多年,人世变幻已经如师父所卦出的那样,这世上已经是‘飞者非鸟,潜者非鱼’。”

天上不只有飞鸟,更有飞机有卫星有飞船,水中不只有游鱼,更有潜艇有鱼雷有探测仪……

“师父。”姜沃抬手指着天空:“当不只有‘神仙’可以飞升入天,落在月亮上,咱们人亦可以上天入地的‘朝代’。”

“天下人都还记得太宗皇帝。”

“他依旧是华夏的魂魄。”

“太宗陛下不只是太庙中的灵位,他是真正的星辰。”

“且那一日,不只有礼部安排的,皇室宗亲以及所谓的臣子才能去拜见他——人人都可以去昭陵见他,人人都可以告诉他,那时的华夏又是怎样的光景。”

**

在狂风骤雨之中,裴行俭道:“姜相,明睿如天后,如你,应该已经想过了——”

裴行俭顿了顿,到底直言相对:“哪怕天后以武氏称帝,建立武氏皇朝太庙,天后陛下为女子,在武氏宗庙中……”亦无位置。

一语锥心。

姜沃甚至觉得,口中有些血腥气涌上,半晌才道:“我知道。”

裴行俭怔住了:他与姜相相识多年,见过她许多神情,但从未见过她如此悲伤之色。

这与痛失亲人的悲伤还不同。

是一种……走在绝路上的悲伤。

武周一朝,到底为何一世而亡。

只是因为政治斗争和没有政治上的继承人吗?

不,武皇突破了改朝换代的牢笼,但终究被困在了一个比朝代更大的牢笼中,

她没有办法再去突破最根本的宗法礼制、祭祀血统——

宗庙制度的根本,是男性传承,如皇帝入主太庙,皇后祔庙。

而武皇面临的问题是:在李唐的宗庙里,她是皇后,祔于高宗。

而在武氏的太庙里……她只怕还不如在李唐太庙中。若是继任者是武家的男人,他们的太庙中会放谁呢?会追认他们自己的父亲以及祖先!

哪怕她活着的时候,能逼令下一任‘武氏’皇帝将她供入太庙为开国之君。但估计不等两代下去,她这个建立一朝的开国之人,就会被请出去。

史册之上,狄仁杰等人,也终究是如此打动了武皇,立自己的儿子,李家的皇子为嗣。

姜沃心底是无可诉说的深切伤悲:所以,史册之上,无论是李唐还是武周,武皇,其实都无处容身。

她劈开了一条绝路,但尽头依旧是黑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是她在时间上的孤独。

而她在时空中,何止是孤单,而是孤绝。

哪怕手握至高皇权,她也从来在无人之境。她是茫茫海洋上的船,终其一生,再繁华的船也不能登岸。

输赢?功过?是非?

到了最后,只是一块无字的碑。

窗外暴雨渐渐转小,似乎是要停了。

乌云后有一点点阳光露出,让姜沃想起了曜初。

曜初,也是一样,如果按照现有之制,曜初在太庙亦是无处容身。

哪怕她是李唐的公主,但因是女儿,就不会有人把她当成正统之君。

所以皇帝从未考虑过她来,做李唐皇室的女儿,比起做李唐的媳妇,又是另一种艰难。

若以礼法论,最后的最后,武皇不再帝位,但依旧是皇后祔于太庙,可公主呢?

无处容身。

这才是姜沃说的‘她们原没有路’真正的含义。

但……

裴行俭见姜相在无尽的伤感中,亦有如山的坚定与勇气:“我们会找到一条路的。”

**

姜沃走进宫殿。

见天后正在批奏疏。

见她进门就温声问道:“今日朝后,听闻裴卿寻你,他说什么了?”

姜沃只是走到御案前,长久的凝视案上的七枚玉玺。

本来应该是八枚:自有唐以来,天子有八玺,是用在不同诏令、敕令的印玺。之所以案上只有七枚,是因为其中有一枚‘神玺’专为镇国藏而不用。

自古至今玉玺之制改了许多次。

万事万物,都可以改。

为什么不能改?!

**

这一日,两人一直深谈至夜。

最后,姜沃对武皇说出了她最想说的一句话——

“陛下,这世上已有的宗庙和礼法,都容不下你。”

“那我们去到一个新的世界,好不好?”

“好。”

第288章

五月中,盛夏正烈。

且天气多变,时不时就有一场雨洒下来。

姜沃与裴行俭刚回到尚书省,外面就刮起了风,天色晦暗继而落雨,且雨势还不小,渐有瓢泼之状。

天际时不时有电闪雷鸣。

两人站在窗口,不但在看这场雨,更从敞开的院门看到对面——

尚书左右仆射的院落是相对落座,然而此时对面,原本尚书左仆射刘仁轨的院落是空置的。

裴行俭望了片刻对面的院落,终是开口了。

只是,裴行俭跟王神玉性格不同。

比起单刀直入直接问到最核心的问题,他到底是挑了个最浅的问题切入,也是给自己一段谈话的缓冲期。

于是裴行俭最先提起的,甚至都不是刘相刘仁轨,而是裴炎。

“当日裴炎也附和了韩王李元嘉。”

裴行俭看着窗外大雨中,无数从绿油油的树叶滴落下的雨水:“那吏部尚书,是不是要换人了?”

吏部,也有人在看这场突如其短也并不短,大多都有数十年的光阴。然而如果回头去看,这一辈子绝大多数都是寻常的日子。而在寻常的日子里再努力拼命,也抵不过在某个重大的选择上,犯的错误。

以上,就是这一日大朝会后,裴炎枯坐在吏部时的想法。

在最关键的选择上,他走上了另一条路。

他赌错了。

此时裴炎在自问,为什么,一月前他最终选择了站出服自己,因为他是李唐的忠臣,这天下,当然该是李唐的皇帝来坐。此外,也跟他有一个儿子在周王府做属官有关。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最根本的……现在裴炎已经没必要骗自己了:因为他心知,如果一直是天后临朝称制,他就永远做不成宰相,做不到位极人臣。

现在几位宰相,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通的。他们彼此配合默契,而自己,与他们并不同,是很难进入这个圈子的。

虽然如今的裴炎已经是吏部尚书了,但他心知,如果一直是天后临朝,他只能止步与此了。

天后更看好的下一任宰相预备役,明显不包括他。

还有姜相……亦如是。

所以裴炎不明白,也觉得不公平:他明明才是姜相用出来的人,嫡系吏部官员。

需知如今当朝几位宰相,吏部出身的就有三位,占了一大半,因而吏部在所有人眼里,当真是货真价实的天部。

似乎,吏部侍郎、尚书、宰相是一条通天大路。

可裴炎看得出,比起他,姜相对同样为‘六部九寺一把手’的狄仁杰、娄师德等几人明显更加看好。

难道这些人,会比他先拜相?

裴炎想想都睡不着。

姜相为何从来不偏向他?不但不偏向他,还默认裴相将两个女婿都放到吏部。

无非是与裴相相交更深,更亲近罢了。

裴炎虽然从,但他心里有想过:姜相此举,与当年长孙无忌何异?不过是面上更风光霁月。

所以一月前,裴炎站了出来。

如果新帝是周王,他会有新的机会。

当然,裴炎不是莽人,他不是像很多朝臣一样傻乎乎,见天后不责备韩王就跟风说话。

天后真正迷惑了裴炎,让他以为谏言还政也无妨的,还是刘仁轨的致仕。

姜沃与裴行俭望着对面空置下来的尚书左仆射之院。

自天后率群臣从洛阳归来,按姜相所请奏自称为朕,群臣上书称陛下后,刘仁轨就递上了致仕书。

同时在听闻天后派人去照管武家后嗣之事后,刘仁轨更复谏天后‘勿重蹈吕氏覆辙’。

别说,虽然武家人里,天后的哥哥辈们早都死在流放地了,但几个晚辈侄子,还仍在顽强地活着,而天后确实让人把他们先保护(看管)起来——以后这几个还有用。

刘仁轨先致仕后上谏,是做好了被罢黜甚至被流放的准备。

然而天后只是允了他的致仕,并加封乐城郡公。

爵位也罢了,最要紧的是,天后给了刘仁轨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恩典——

入高宗一朝凌烟阁。

天后道:“当年姜相提出,为凌烟阁文臣武将定规。今日刘相致仕,算来刘相一世之功,自可入凌烟阁。”

刘仁轨最后满怀复杂地行了个礼,谢过天后令他画像悬于高宗一朝凌烟阁的恩典。

就此致仕。

这迷惑了很多人,以为天后会以怀柔笼络人心,哪怕与天后意见相左也不要紧。

但……

姜沃心知:天后这回是对人不对事,只有刘仁轨有这个面子好不好!

毕竟在天后摄政之间,刘相这尚书左仆射做的无可挑剔,一己之力卷了三省六部九寺几乎所有高阶官员(除王神玉)。

同时再次平定了辽东,以及整饬军纪散乱的南衙十六卫。

这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所以天后允了他的致仕,对他最后又谏‘吕氏’也一笑而过,甚至还将其送入凌烟阁。

但旁人,若是没这个功绩更没这个斤两,还要效仿刘相,甚至有过之而不及,都不是致仕抽身走人,而是激烈地反对天后……

那这后果,只能自己受着了。

夏日哪怕大雨倾盆也总是闷闷的,似乎有什么压在胸口。

裴行俭闻到空气中泥土草地被雨打湿的土腥气,然而接下来,皇城中只怕还有血腥气——

此次叛乱事,是太好的契机,天后可以清理一遍朝堂,彻底换上自己的人,巩固自己的势力。

但那之后呢……

天后已经临朝称制,之后又要做什么呢?

裴行俭侧首看向姜相,就见天际的一道白色闪电,映在她的眼中。

她神色一如既往,平静而悠然。

电闪过后,雷声轰隆而至。

在轰隆雷声中,裴行俭终是问出了:“天后是欲登临帝位吗?”

姜沃不闪不避,毫不犹豫颔首答道:“是。”

到这一步,权力最中心的有些人,已经能看明白了。

只是,姜沃望向裴行俭,他一定还有下一个问题——

她知道,哪怕是‘天后欲登基为帝?’这种放到外面会引发地震的问题,依旧这不是裴行俭所关切的最核心问题。

果然,裴行俭见她神色,苦笑道:“姜相从来知我。”

“那我就请教姜相。”

裴行俭望向窗外,望向重重殿宇与长安的天空——这里见证过多少改朝换代啊。

如今……

裴行俭沉重道:“那天后陛下要做的,是以李唐家妇的身份,接任李唐的皇帝,还是,欲改朝换代为开国之君?”

都是皇帝,但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古以来,为何多有临朝称制的太后?因在皇帝和大臣眼里,嫁到皇室,虽是外姓,但到底也算半个自家人了。

天后会登基,裴行俭猜到的不比王神玉晚。

但这个问题,才是裴行俭至今才下定决心来寻姜沃的缘故。

他等着姜相的回答。

在裴行俭的记忆里,相处多年的姜相,声音语调一贯平和,哪怕当年说起凌烟阁之事,最郑重之时,也只是如贯珠振玉:珠玉,是清冷贵重但依旧光润之物。

可这次,姜相的话,让裴行俭想起了曾经的烽火战场,雪夜刀光。

带着一往无前的锋锐。

“陛下,会做开国之君,为前所未有之帝王!”

窗外,雷雨大作。

或许过去了很久,也或许只是过去了一瞬,裴行俭几乎已经分不清时间的流逝长短。

但当他从极度的了然以及震惊中醒过来后,第一时间就忍不住厉声道:“但姜相!若是如此……”

“守约。”

姜沃打断了他,她知道裴行俭接下心情激荡如外面的暴雨,但姜沃开口后,裴行俭还是忍耐着停了下。

这也是……多年的习惯了。

姜沃道:“守约,在你心里,何为改朝换代?”

然而,依旧是不等他回答,就继续道:“国家大事,唯祀与戎。”

封建时代下的政权和朝代,只有两件大事:祭祀与战争。

祭祀更在先。

或许现代人很难理解,但姜沃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已经能理解了——

皇室的宗庙,太庙,祭祀,是一家一姓朝代传承的最要紧的象征,甚至没有之一。

“你想说的是,陛下一旦改换朝代,以武氏为帝,必会建立武氏的天子七庙。”

“你不能接受,从前李唐帝王,再无天子祭祀?”

裴行俭颔首,他亦是不闪不避:“是,这大唐的江山,是高祖与太宗皇帝打下来的天下!”

他顿了顿,缓了缓语气:“姜相,这大唐,也是高宗皇帝与天后一同治过并开拓过的疆域啊。他们自当永享祭祀。”

“但若是天后开武氏之国,必要……”必要建立太庙,祭祀武氏的先人。

那诸位先帝——

裴行俭直言道:“难道姜相觉得,天后的父亲、祖父、曾祖父,比高祖和太宗皇帝更该受这大唐天下的祭祀之礼吗!”

姜沃平静道:“不该。”

姜沃望向外面的瓢泼大雨,想起了之前她与师父的对话。

师父也是这么说的——

只是裴行俭还提了高祖,李淳风却是只提太宗皇帝重整山河,以振苍生。

之后李淳风望向自己的弟子。

从前他一直回避这个问题,但现在大势已至,他不得不问了。

“太宗之祭祀如何?”

“陛下不会停李唐先帝们,更不会停太宗陛下之祭祀。”

姜沃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句话。

她如此回答——

毕竟,师父,天下人心浩浩荡荡。*

“陛下将于洛阳城,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时享祀,如长安京庙之仪。”

“别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1]

毕竟历史上的武皇,也从没有停止过对高祖、太宗、高宗的祭祀。武周,原是大唐的延续。

只是,那日,姜沃说的远不止这么多。

“师父深谙谶纬之道,自然是明白的,终有一天,王朝会终结。”

“哪怕不是武氏接过李唐,也会有旁的朝代,旁的姓氏。”

“师父,你明知道的,你只是不忍想:终有一天,不会再有一座单独的太庙,不再有人用繁复的天子之礼,以无数的银钱和香火祭祀太宗皇帝。”

当然,也不会再有人再单独祭祀武皇,祭祀所有帝王将相。

那又如何?

“但师父,没有人会忘记太宗皇帝。别说百年,哪怕再过去一千多年,人世变幻已经如师父所卦出的那样,这世上已经是‘飞者非鸟,潜者非鱼’。”

天上不只有飞鸟,更有飞机有卫星有飞船,水中不只有游鱼,更有潜艇有鱼雷有探测仪……

“师父。”姜沃抬手指着天空:“当不只有‘神仙’可以飞升入天,落在月亮上,咱们人亦可以上天入地的‘朝代’。”

“天下人都还记得太宗皇帝。”

“他依旧是华夏的魂魄。”

“太宗陛下不只是太庙中的灵位,他是真正的星辰。”

“且那一日,不只有礼部安排的,皇室宗亲以及所谓的臣子才能去拜见他——人人都可以去昭陵见他,人人都可以告诉他,那时的华夏又是怎样的光景。”

**

在狂风骤雨之中,裴行俭道:“姜相,明睿如天后,如你,应该已经想过了——”

裴行俭顿了顿,到底直言相对:“哪怕天后以武氏称帝,建立武氏皇朝太庙,天后陛下为女子,在武氏宗庙中……”亦无位置。

一语锥心。

姜沃甚至觉得,口中有些血腥气涌上,半晌才道:“我知道。”

裴行俭怔住了:他与姜相相识多年,见过她许多神情,但从未见过她如此悲伤之色。

这与痛失亲人的悲伤还不同。

是一种……走在绝路上的悲伤。

武周一朝,到底为何一世而亡。

只是因为政治斗争和没有政治上的继承人吗?

不,武皇突破了改朝换代的牢笼,但终究被困在了一个比朝代更大的牢笼中,

她没有办法再去突破最根本的宗法礼制、祭祀血统——

宗庙制度的根本,是男性传承,如皇帝入主太庙,皇后祔庙。

而武皇面临的问题是:在李唐的宗庙里,她是皇后,祔于高宗。

而在武氏的太庙里……她只怕还不如在李唐太庙中。若是继任者是武家的男人,他们的太庙中会放谁呢?会追认他们自己的父亲以及祖先!

哪怕她活着的时候,能逼令下一任‘武氏’皇帝将她供入太庙为开国之君。但估计不等两代下去,她这个建立一朝的开国之人,就会被请出去。

史册之上,狄仁杰等人,也终究是如此打动了武皇,立自己的儿子,李家的皇子为嗣。

姜沃心底是无可诉说的深切伤悲:所以,史册之上,无论是李唐还是武周,武皇,其实都无处容身。

她劈开了一条绝路,但尽头依旧是黑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只是她在时间上的孤独。

而她在时空中,何止是孤单,而是孤绝。

哪怕手握至高皇权,她也从来在无人之境。她是茫茫海洋上的船,终其一生,再繁华的船也不能登岸。

输赢?功过?是非?

到了最后,只是一块无字的碑。

窗外暴雨渐渐转小,似乎是要停了。

乌云后有一点点阳光露出,让姜沃想起了曜初。

曜初,也是一样,如果按照现有之制,曜初在太庙亦是无处容身。

哪怕她是李唐的公主,但因是女儿,就不会有人把她当成正统之君。

所以皇帝从未考虑过她来,做李唐皇室的女儿,比起做李唐的媳妇,又是另一种艰难。

若以礼法论,最后的最后,武皇不再帝位,但依旧是皇后祔于太庙,可公主呢?

无处容身。

这才是姜沃说的‘她们原没有路’真正的含义。

但……

裴行俭见姜相在无尽的伤感中,亦有如山的坚定与勇气:“我们会找到一条路的。”

**

姜沃走进宫殿。

见天后正在批奏疏。

见她进门就温声问道:“今日朝后,听闻裴卿寻你,他说什么了?”

姜沃只是走到御案前,长久的凝视案上的七枚玉玺。

本来应该是八枚:自有唐以来,天子有八玺,是用在不同诏令、敕令的印玺。之所以案上只有七枚,是因为其中有一枚‘神玺’专为镇国藏而不用。

自古至今玉玺之制改了许多次。

万事万物,都可以改。

为什么不能改?!

**

这一日,两人一直深谈至夜。

最后,姜沃对武皇说出了她最想说的一句话——

“陛下,这世上已有的宗庙和礼法,都容不下你。”

“那我们去到一个新的世界,好不好?”

“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