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222章 送人

春日盛景。

洪州罗府。

几位家主于正堂议事,从五彩销金的镂花门窗望出去,可见庭中花树开的灿然无比,如云蒸霞蔚。

若是没人开口说话,远远还能听到幽幽丝竹管弦之声,是家中乐伎、舞伎在习演歌舞--

在座几位家主不免想起,倘或没有什么巡按使突如其来寻衅挑事,此等春光明媚,正是各家该轮流置办宴席之际。

如往年一般,饮酒赏花观歌舞,岂不美哉?

其中章家家主,合着遥遥丝竹之音,在案上轻轻敲了两下,然后叹道:"最好的春景就那么短短数日,花期也是一般短暂。可惜今岁皆要错过了。"等对付走那位姜侯,必是到春末荼靡之时了。

这样想着,章家家主还有点遗憾,甚至想当场作诗一首以抒胸怀--

然后被打断。

虽说高卧无忧鼓腹而歌,吟风弄月及至放浪形骸,便是许多世家子的日常。但作为家主,尤其是上面有人的豫章世家家主,罗家主还是具备一定警惕性的。

此时也给旁人敲了敲钟:"据姜侯从前于京中多年行止可见,这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你们不是也常抱怨,这十来年间,想给族中晚辈谋个一官半职的,尤其是实缺,越来越难了吗?"

"这事儿与姜侯在吏部多年就扯不开关系。"

"你们别掉以轻心,更别弄巧成拙--"

说到这儿,罗家主特意转向方才信心满满的涂家主,问道:"投其所好?你知道姜侯之好?"

他这个京城有人的都没打听出来呢!

难道京中官员傻啊?姜侯在京中为官,尤其是为吏部尚书为相的那几年,怎么会没有人想'投其所好'?

但姜侯无家族无儿女的,似乎也从未表现出什么特殊的喜好......也不是,听京中世家亲友提过,姜侯最大的喜好,似乎就是通过'城建署'搞一些水泥混凝土之类的东西,甚至一个女人家,之前还捣鼓过什么火药矿灯,倒像是个工部尚书。

这些都属于大唐机密技术,因此对江南西道世家的信心满满'他这份礼物,姜侯一定喜欢'。

罗家主就第一个不信这个'一定':京中那么多官员都不清楚,你老涂就知道?你开了天眼了?

不是他看不起人,而是老涂这人,这想法有时候稀奇古怪的--上次提出来给崔少卿送美人的就是他。

这话从嘴里冒出来前也不想想这靠谱吗!你这是送礼还是拱火啊?

反正罗家主换位处之带入了下:这不就相当于......有人给自己夫人送两个美貌少年郎吗?甭管罗家主自己有多少姬妾,但对他来说,夫人肯定也是完完全全只属于自己的。

于是一想就上火了。

因而,此时罗家主一定要涂家主先说出来,他准备的礼是什么。

涂家主还磨叽了一下,才不情愿道:"人。"

罗家主血压顿时就上去了:"我不是说了,不要送人!你送人给姜侯,崔少卿就能欢喜了?他便不是巡按使,也是朝廷命官,还是当今陛下潜邸旧臣,哪怕多年来仕途总不顺,未至权臣重位,但......"但也不是不存在啊。

是,在外人看来,崔朝的仕途绝对算不上平坦顺畅,起码远不如其夫人。

毕竟当今也已登基二十余年,从晋王府出身的旧人,多有宰相重臣,而崔少卿多年来却一直在边缘部门打转。

不过罗家主还是那句话:人家仕途不顺,也不代表不存在啊。

而且若是姜侯夫妻感情深厚,你这给谁送人,不都是添堵吗?

罗家主还未说完,就见涂家主摇头道:"罗公也太狭隘了。"

罗家主:……

半晌才挤出给男子官员送人,就一定是送姬妾,给姜侯这种女官送人,就得送'面首'?"

狭隘,这心思,真狭隘。

涂家主还反过,要不就是闭门造车。我却是派人去江州细细打听了--"

"从前在京中,姜侯是宰相又掌吏部,为公正之名不露喜好很正常。但出门在外,所带之人,必是用的最顺手也最偏爱之人。这不就看出姜侯的'喜好'到这儿,其余人不由也觉得:好似有几分道理。

"这次巡按使之伍中,几位书令史都是出了名的才子。"

"可见姜侯喜欢有才学之士。"

"送面首多不好啊,传出去于姜侯的名声也不好--送也该送门客和幕僚啊!"

而且,涂家主很快又向大家暗示了一下:这些门客他也是仔细挑过的,哪怕达不到什么'貌若潘安颜比宋玉',也各有可取之处。

而且绝非饱读诗书的老儒,都是年貌相当的少年郎。

如果姜侯看重的不是门客们的才华(其实亦没什么真才实学),也......完全没问题。

反正只要人能送上,怎么用,就是'丰俭由人'了。

听了这话,从罗家主起,众人对涂家主还都有点改观:这人有时候还能靠谱一下。

而很快,这改观甚至就进化到了刮目相看--

"不只是门客相公,还有会读书写字的侍女,强健有力的客女(客女便相当于女部曲),我都挑好了。"

"巡按使之伍中的亲卫,男女都有。但据我打听着,姜侯往庐山上去寻孙神医之时,贴身带着的都是女亲卫。"

"想来也是,姜侯到底是女子,行走坐卧,到底也是女子跟着才方便。"

"此番姜侯是代天巡牧,带的人必是有限,听闻只有些亲卫,没什么侍女随身服侍。咱们正该送一些,为其解劳。"

涂家主越说越思路开阔,甚至抬手指着窗外,丝竹之音传来之处。

"姜侯出自宫廷,朝中就有教坊,凡有宫廷盛宴多有乐人奏丹陛文武之乐。想来姜侯必也是懂的赏舞乐之人。"

"她这一路代天巡牧,各道都要去。咱们江南东西两道虽比不得关中,但都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将书女先之流,也可以搜罗些,一并给姜侯送上。"

主打就是一个项目全面,不信没有一款能让巡按使展颜的。

涂家主语重心长道:"还是那句话,姜侯无子无女,真送了什么田庄铺面古籍珍玩,将的那话了,姜侯在京城是掌过城建署的,她要想弄钱,也无需等到咱们这儿。"

诸位家主:有道理啊!

罗家主甚至当场吩咐仆从道:"去与夫人说一声,将家中伶俐的侍婢、客女挑一挑,以及新买的那几个擅琵琶、萧管的年轻乐人......算了,那些我亲自去挑。"

**

"他们还真以为送人有用啊?"姜沃初初接到浔阳楼请帖的时候,是很不以为然的。

何止世家在打听她,这些日子,姜沃当然也在密切探知世家的反应,防备着可能会来的风险。为此,她还在江州几次换了居住地。然而看起来,似乎完全是白防备了--

不知是不是在江南西道'安居'惯了。她这边都磨刀霍霍,进行到'告田令'这一步了,诸世家居然还要请她赴宴,还在按部就班走'先礼后兵'的先礼这一步。

而且据聂雨点打听来的,竟然要给她'送人',送什么门客幕僚。

门客?

门面的门吗?

果然,历来考验干部的,也就这几种法子。

姜沃随手把请帖搁在一旁:可惜,能打动她原则的容色,阈值已经被人提的太高了。

要不是此时她还在等已经从长安出发的黑齿常之,在等京中选定的劝农使到岗,她都不准备去吃这场毫无意义的宴席。

而浔阳楼宴当日,姜沃就体验了一把何为打脸。

这顿宴席,来的一点也不亏。

她真的心动了。

倒不是世家找来的那些所谓'才子'以及'门客幕僚',而是心动于世家培养出来的侍女、歌舞伎以及客女的水准。

她们掖庭的教育水平,尤其是文艺水平,明显被世家比下去了!

果然,传承数百年的世家,自有其长处与底蕴。

姜沃觉得:她像是看到了巨大的宝藏。

需知,大唐律法规定,若是一家一族有违律法,抄家之时--

其家中'奴婢、部曲、客女'等自此不再属于私人,而是归于官中。各从其能,而配诸司。妇人工巧者,入于掖庭。

她第一次对世家有了不可明说的好感,而且体会到了那句:邻居屯粮我屯兵,邻居就是我粮仓的真谛。

春日盛景。

洪州罗府。

几位家主于正堂议事,从五彩销金的镂花门窗望出去,可见庭中花树开的灿然无比,如云蒸霞蔚。

若是没人开口说话,远远还能听到幽幽丝竹管弦之声,是家中乐伎、舞伎在习演歌舞--

在座几位家主不免想起,倘或没有什么巡按使突如其来寻衅挑事,此等春光明媚,正是各家该轮流置办宴席之际。

如往年一般,饮酒赏花观歌舞,岂不美哉?

其中章家家主,合着遥遥丝竹之音,在案上轻轻敲了两下,然后叹道:"最好的春景就那么短短数日,花期也是一般短暂。可惜今岁皆要错过了。"等对付走那位姜侯,必是到春末荼靡之时了。

这样想着,章家家主还有点遗憾,甚至想当场作诗一首以抒胸怀--

然后被打断。

虽说高卧无忧鼓腹而歌,吟风弄月及至放浪形骸,便是许多世家子的日常。但作为家主,尤其是上面有人的豫章世家家主,罗家主还是具备一定警惕性的。

此时也给旁人敲了敲钟:"据姜侯从前于京中多年行止可见,这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你们不是也常抱怨,这十来年间,想给族中晚辈谋个一官半职的,尤其是实缺,越来越难了吗?"

"这事儿与姜侯在吏部多年就扯不开关系。"

"你们别掉以轻心,更别弄巧成拙--"

说到这儿,罗家主特意转向方才信心满满的涂家主,问道:"投其所好?你知道姜侯之好?"

他这个京城有人的都没打听出来呢!

难道京中官员傻啊?姜侯在京中为官,尤其是为吏部尚书为相的那几年,怎么会没有人想'投其所好'?

但姜侯无家族无儿女的,似乎也从未表现出什么特殊的喜好......也不是,听京中世家亲友提过,姜侯最大的喜好,似乎就是通过'城建署'搞一些水泥混凝土之类的东西,甚至一个女人家,之前还捣鼓过什么火药矿灯,倒像是个工部尚书。

这些都属于大唐机密技术,因此对江南西道世家的信心满满'他这份礼物,姜侯一定喜欢'。

罗家主就第一个不信这个'一定':京中那么多官员都不清楚,你老涂就知道?你开了天眼了?

不是他看不起人,而是老涂这人,这想法有时候稀奇古怪的--上次提出来给崔少卿送美人的就是他。

这话从嘴里冒出来前也不想想这靠谱吗!你这是送礼还是拱火啊?

反正罗家主换位处之带入了下:这不就相当于......有人给自己夫人送两个美貌少年郎吗?甭管罗家主自己有多少姬妾,但对他来说,夫人肯定也是完完全全只属于自己的。

于是一想就上火了。

因而,此时罗家主一定要涂家主先说出来,他准备的礼是什么。

涂家主还磨叽了一下,才不情愿道:"人。"

罗家主血压顿时就上去了:"我不是说了,不要送人!你送人给姜侯,崔少卿就能欢喜了?他便不是巡按使,也是朝廷命官,还是当今陛下潜邸旧臣,哪怕多年来仕途总不顺,未至权臣重位,但......"但也不是不存在啊。

是,在外人看来,崔朝的仕途绝对算不上平坦顺畅,起码远不如其夫人。

毕竟当今也已登基二十余年,从晋王府出身的旧人,多有宰相重臣,而崔少卿多年来却一直在边缘部门打转。

不过罗家主还是那句话:人家仕途不顺,也不代表不存在啊。

而且若是姜侯夫妻感情深厚,你这给谁送人,不都是添堵吗?

罗家主还未说完,就见涂家主摇头道:"罗公也太狭隘了。"

罗家主:……

半晌才挤出给男子官员送人,就一定是送姬妾,给姜侯这种女官送人,就得送'面首'?"

狭隘,这心思,真狭隘。

涂家主还反过,要不就是闭门造车。我却是派人去江州细细打听了--"

"从前在京中,姜侯是宰相又掌吏部,为公正之名不露喜好很正常。但出门在外,所带之人,必是用的最顺手也最偏爱之人。这不就看出姜侯的'喜好'到这儿,其余人不由也觉得:好似有几分道理。

"这次巡按使之伍中,几位书令史都是出了名的才子。"

"可见姜侯喜欢有才学之士。"

"送面首多不好啊,传出去于姜侯的名声也不好--送也该送门客和幕僚啊!"

而且,涂家主很快又向大家暗示了一下:这些门客他也是仔细挑过的,哪怕达不到什么'貌若潘安颜比宋玉',也各有可取之处。

而且绝非饱读诗书的老儒,都是年貌相当的少年郎。

如果姜侯看重的不是门客们的才华(其实亦没什么真才实学),也......完全没问题。

反正只要人能送上,怎么用,就是'丰俭由人'了。

听了这话,从罗家主起,众人对涂家主还都有点改观:这人有时候还能靠谱一下。

而很快,这改观甚至就进化到了刮目相看--

"不只是门客相公,还有会读书写字的侍女,强健有力的客女(客女便相当于女部曲),我都挑好了。"

"巡按使之伍中的亲卫,男女都有。但据我打听着,姜侯往庐山上去寻孙神医之时,贴身带着的都是女亲卫。"

"想来也是,姜侯到底是女子,行走坐卧,到底也是女子跟着才方便。"

"此番姜侯是代天巡牧,带的人必是有限,听闻只有些亲卫,没什么侍女随身服侍。咱们正该送一些,为其解劳。"

涂家主越说越思路开阔,甚至抬手指着窗外,丝竹之音传来之处。

"姜侯出自宫廷,朝中就有教坊,凡有宫廷盛宴多有乐人奏丹陛文武之乐。想来姜侯必也是懂的赏舞乐之人。"

"她这一路代天巡牧,各道都要去。咱们江南东西两道虽比不得关中,但都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将书女先之流,也可以搜罗些,一并给姜侯送上。"

主打就是一个项目全面,不信没有一款能让巡按使展颜的。

涂家主语重心长道:"还是那句话,姜侯无子无女,真送了什么田庄铺面古籍珍玩,将的那话了,姜侯在京城是掌过城建署的,她要想弄钱,也无需等到咱们这儿。"

诸位家主:有道理啊!

罗家主甚至当场吩咐仆从道:"去与夫人说一声,将家中伶俐的侍婢、客女挑一挑,以及新买的那几个擅琵琶、萧管的年轻乐人......算了,那些我亲自去挑。"

**

"他们还真以为送人有用啊?"姜沃初初接到浔阳楼请帖的时候,是很不以为然的。

何止世家在打听她,这些日子,姜沃当然也在密切探知世家的反应,防备着可能会来的风险。为此,她还在江州几次换了居住地。然而看起来,似乎完全是白防备了--

不知是不是在江南西道'安居'惯了。她这边都磨刀霍霍,进行到'告田令'这一步了,诸世家居然还要请她赴宴,还在按部就班走'先礼后兵'的先礼这一步。

而且据聂雨点打听来的,竟然要给她'送人',送什么门客幕僚。

门客?

门面的门吗?

果然,历来考验干部的,也就这几种法子。

姜沃随手把请帖搁在一旁:可惜,能打动她原则的容色,阈值已经被人提的太高了。

要不是此时她还在等已经从长安出发的黑齿常之,在等京中选定的劝农使到岗,她都不准备去吃这场毫无意义的宴席。

而浔阳楼宴当日,姜沃就体验了一把何为打脸。

这顿宴席,来的一点也不亏。

她真的心动了。

倒不是世家找来的那些所谓'才子'以及'门客幕僚',而是心动于世家培养出来的侍女、歌舞伎以及客女的水准。

她们掖庭的教育水平,尤其是文艺水平,明显被世家比下去了!

果然,传承数百年的世家,自有其长处与底蕴。

姜沃觉得:她像是看到了巨大的宝藏。

需知,大唐律法规定,若是一家一族有违律法,抄家之时--

其家中'奴婢、部曲、客女'等自此不再属于私人,而是归于官中。各从其能,而配诸司。妇人工巧者,入于掖庭。

她第一次对世家有了不可明说的好感,而且体会到了那句:邻居屯粮我屯兵,邻居就是我粮仓的真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