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科幻 > 这世界危在旦夕 > 第109章 ‘超算’外交

1946年2月22日。

美国驻苏联大使馆。

大使级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长电报。主题是回应苏联会否加入世界银行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一事。

这是美国‘遏制战略’中有名的‘长电报’。乔治.凯南分析了苏联在二战后的政策思维,也为如何应对定下基调。

在随后的大概半个世纪中,美国在应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策中,确实执行了乔治.凯南的意见——接触、诱导、遏制。用软实力侵蚀对手的意识形态,而不是硬实力的杀伤。

和互联网上传播的观点不同,美国在五六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中并不是‘狂霸拽酷屌炸天’的模式——那是苏联解体后才这么干的。

新中国面对的美国政客还有点脑子,毕竟他们需要直面苏联的竞争,而不是91年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寂寞。

台湾的老蒋被轰炸机逼得只能躲在地下工事里,其海空军彻底丧失遏制大陆的能力。美国人就必须面对一个事实——中国要是真的发展起来,白人世界到底该怎么办?

“一味的封锁和打压只会让中苏成为背靠背的盟友,苏联将别无选择的支持中国进行工业化。一旦他们控制了世界岛,美利坚就被孤立了。”

马歇尔面对世界地图,能清楚的感受到这种威胁。他在抵达帝都后就连日跟中方外交人员接触,总理和主席都与其会见,双方进行了坦诚而有建设性的交流。

中方态度很明确

朝鲜战争是美方强加于中国的,中国从头到尾都没想打这场突发性的战争。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蒋介石政府必须被消灭。美国如若干涉,便是战争扩大。

中苏同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中国是绝对不会背弃社会主义阵营的。

中国愿意跟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打交道,前提是不能损害中国利益。

这基本把马歇尔搅屎的想法打破。中方态度是‘你要打,我陪你打;你要谈,我也跟你谈;想要我自残乃至自尽来讨好你,那就是做梦了’。

萧金浪看了抄送给苏方的会谈记录,乐不可支的暗想:

“这不就是近七十年后中美关系的翻版么?只是那时候中苏关系掉个,变成中帝强,大毛弱。大毛成了需要被输血的那个。”

会谈几天,马歇尔翻看备忘录,发现中方对中美建交的最大期望就是能做点生意。他讶然发现

“中国人居然想向美国出口高性能计算机?”

一个穷到家徒四壁的农业国,钢铁产量还没美国零头多。

它居然在会谈备忘录里堂而皇之的写着可以向美国出口运算速度超过每秒十万次的高性能超级计算机?

马歇尔觉着中方是不是在开玩笑?还是写备忘录的人脑子犯糊涂了,把求购美方计算机写错了?

美方外交人员也觉着可能是双方语言不通,写备忘录的人犯下低级错误。可当他们向中方交涉,却被告知——没错。

中方确实搞定了每秒十万次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愿意向美国出口。

这真是太荒谬了。

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46年诞生,到目前美国的计算机也没比苏联的好哪儿去——大家都是电子管,又笨又重又耗电。

晶体管虽然出现了,但还极端原始,没能解决大规模量产的问题。美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是58年的事。

目前美国能批量制造的大型计算机是52年才推出的ibm‘701’型,受限于存储和输入输出设备,其运算速度每秒不到两万次。

但‘701’的价格却贵很,它采取租用方式提供给科研机构和商业公司,月租一万两千美元。

现在中国人要卖超级计算机给美国,报价是每台‘东方’超算五百万美元——马歇尔啼笑皆非,却对这超算报以极大兴趣。

“我想看看贵方打算出售的超级计算机。”马歇尔是非正式访问,不急着回美国。他提出要求后,中方也很痛快答应。

对于对美出售超算,这是萧金浪在背后促成的。

毕竟‘杨总师’凑了一堆西方设备,走私来美国原材料和化学药剂,花了一年时间‘抄答案’才完成晶体管量产。

美国人就算拿到成品,最快完成同样的路线也要五年。有这么五年时间差距,中方不如把产品卖出去赚外汇。

一来中国目前缺的不是计算机,而是钢铁煤炭电力水泥之类的基本工业品。二来国内基础太薄弱,有钱才能继续发展。

就好比饿死鬼要的是一碗饭,不是屠龙刀。

趁着对手还没把正确答案做出来,‘杨总师’的团队还能继续抄。打好基础,抄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至于敌人因为获得‘神器’而发展的更快,这完全不必担心。只要我们能发展的更快就好——‘圣光’团队对此极具信心。

由于‘东方’号超算其实是列别季夫院士的团队研发,中方只有几个初学的大学生在旁边打打下手。中方想出售‘东方号’超算还得获得苏方同意。

事情报给斯大林,钢铁大叔还没啥知识产权的概念,倒是轻易批了。他只对长脸这事比较在意,难得能向美方炫耀一番也是不错的。

在马歇尔抵达帝都一周后,中方邀请他到半导体研究所参观。秘密太多的生产线就不让他看了,主要就是看晶体管器件,以及那台尚处在测试阶段的‘东方’超算。

‘东方号’占地面积不到一平米,就是个高大点的机柜。要不是它旁边还带有不少输入输出的外设,马歇尔根本不会认为这是计算机。

“这东西能每秒运行十万次?”马歇尔觉着自己是不是被骗了——美利坚科技天下无敌,也没造出这么小巧的计算机啊!

摆放超算的小礼堂被研究所征用了,几百平米的空间内已经塞进来大量仪器设备和线路,几十号苏联专家再此地日夜工作。

对这台‘东方’超算,毛子研究人员是越用越喜欢。

首先它有磁芯做存储器,存取速度很高——运算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存储。而当前主流存储用的还是水银延迟管,听这名字就不是容易摆弄的东西。

此外晶体管耗电低,不至于让整个工作环境变得像个大烤箱——电子管计算机动不动几十上百千瓦,开机真就是个巨大的‘热得快’。

功耗低,可靠性还高,不用时不时停机检查是那个电子管坏了。哪怕设备出问题,替换相应模块也就是拔插那么一下的事。

这极大提升工作效率,节省巨量时间。

明晃晃的吊灯下,列别季夫院士穿了件白大褂走出来,负责接待美国的前国防部长马歇尔。

对于这位五星上将的疑问,列别季夫院士虽说一把年纪了,却暗爽不已。他故作淡然的说道:“阁下,很可惜你身边只有些外交人员,没有懂计算机的专业人士。

我很难向你讲述这台划时代设备的巨大作用。

不过我这里有一份刚刚完成的模拟氢弹爆炸计算数据,可以提供给您拿回去做个参考。用旧的计算方式,这种模拟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但现在它只花了不到四十八小时。”

模拟氢弹爆炸?

这种机密实验数据也能随手送人?

对于列别季夫院士当‘礼物’送来的厚厚计算结果,马歇尔极度的愤怒。他紧绷着脸,感觉自己受到了蔑视。

这帮毛子居然敢如此狂妄,摆明看不清我大美利坚嘛。

“真是非常感谢。”马歇尔瞬间没了继续参观的兴趣,咬着牙从嘴里挤出这么一句。他都没待够十分钟,就转身离开了研究所。

等这位退休的美国军政界大佬离开,整个小礼堂内发出哄堂大笑。一群毛子乐得恨不能立刻找出伏特加喝上几瓶,好好庆祝这一刻。

事后内务部写报告描述这段双方‘友好’交往的场景,连斯大林都乐的眉飞色舞,觉着大大的增光添彩。

马歇尔离开半导体研究所,很快让飞机把列别季夫院士送的‘礼物’送回美国。三天后,一个由核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组成的团队获得允许乘机抵达帝都。

因为‘礼物’震动了五角大楼——列别季夫院士提供的是一条行不通的氢弹核爆途径,哪怕美国人也没办法在四十八小时内对其进行验证。

如果苏联人真的靠超级计算机排除了这个错误,那么将大大减少核试验的花销和耗时,说不定能在美国之前把氢弹造出来。

这对美利坚来说是不可接收的。

对于国力的提升而言,能让科研变得省时省力的超算太重要了,要说美国人不动心是假的。它可以让科研人员在同样时间内获得更多成果,等于扩大了科研团队。

日后算力的竞争就是科研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人脑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可以去做更多创新的工作。

可IBM的计算机专家对马歇尔在帝都的所见所闻表示极大的怀疑——要说苏联人靠堆电子管,硬生生堆出个每秒十万次的计算机,这有可能。

但这个计算机必然大的极其惊人,说不定有一个篮球场大,启动后大半个城市都得停电,可靠性还极差。

一个不到一平米,两米多高的机柜?

这黑科技也太黑了,完全不讲科学规律。

但五星上将发的报告,外加苏联送的‘礼物’,五角大楼无法忽视,立马派了一支二十多人的团队过来,要一探虚实。

这个团队来到半导体研究所,亲眼看到了‘小巧玲珑’的‘东方号’超算,并且很快破解了其中奥秘——中国人居然量产了实用化的晶体管。

后世常见的二极管和三极管极非常小,人们会觉着这种器件理应就如此体积。可实际上晶体管刚刚出来时体积非常大,是经过不断迭代进化才变小的。

生产晶体管的技术路线还有很多种。最早是锗管,科学家费了好大劲才进化到硅管。光是材料方面的选择就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杨总师’抄答案,直接抄了硅晶切割掺杂等一系列工艺。在赶来的美国专家眼里,这就是神迹!

再联想到列别季夫院士送来的氢弹模拟爆炸试验数据,更是让来访的美国人坐不住了——这是军国重器啊,用处太大了。

核爆,航天,气象,探矿,分子材料,地球物理,这些都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

快快快,买买买,绝不能让苏联人独享这种技术。这东西必须投入巨资,先来十台。

啥?还没跟中国建交,不能买?

那还等啥?

建交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