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804章

的革命武装了。

“这是德国飞机近段时间进行的第七波空袭了。”

这场空战的胜利虽然给联盟军战士带来了欢快的心情,但对联盟军孟加拉方面军的总政委巴克塔来说,笼罩在孟加拉方面军上空的阴云不但没有消散,反而愈加阴郁起来,他知道目前印度的革命形势还是处在低潮时期,联盟军缺乏足够的兵力和重武器占领孟加拉湾的港口城市,就不可能获得来自第三国际的援助,无法取得外部援助,反过来就使联盟军在武器方面的状况更为恶化。

马尚德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这位总政委同志,印度联盟军里的不少军事将领都曾秘密前往中国、越南和婆罗洲共和国接受军事政治培训,巴克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从前是印度康浦尔的一个党报编辑,1927年的白色之夏以后才参加了联盟军的武装起义,后来由于联盟军在安得拉省坚持阵地战的错误指导思想,中央方面军和安得拉方面军都几乎全军覆没,巴克塔才被迫流亡中国。

巴克塔在成都接受了一年多的军事培训以后,于1929年重新回到印度,他借道缅甸潜入孟加拉地区,并很快就同当地还在活动的一些联盟军小股游击武装取得联系,经过几年的奋战和发展以后,孟加拉方面军已经成为联盟军旗下规模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罗易主席有新的指示吗?”

马尚德到印度参加战斗以后,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来掌握了印地语、乌尔都语和孟加拉语这三种语言,才使他能够在孟加拉方面军中同所有战士都畅通无阻的交流。

孟加拉方面军总政委巴克塔摇了摇头:“罗易主席还是那老一套!北上、北上,还是北上,他就指着孟加拉方面军可以和中央方面军会师,一起北上尼泊尔地区,到那里去接受国际援助。”

罗易出生于加尔各答附近乌尔巴利阿村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很早就投身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并且在1919年法国革命的时候还担任过第二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了对法国革命的援助活动,法国革命以后他回到印度,也迅速在国大党中崭露头角。

1922年的赤色之夏就是由罗易发起,正是在他的一力坚持之下印度的社会主义者们才杀掉了特拉凡哥尔摩诃罗阇全家。

第四章 军阀

按照马尚德的想法,像罗易这种角色,怎么看他的政治部署和战略能力都很成问题,当年的赤色之夏过早开始针对印度的土邦王公发起清算,可谓是最典型的左倾冒进主义,使印度的社会主义革命力量在此后蒙受了十分无谓的重大损失。

但罗易在印度社会党人中资历最深,印度斯坦社会主义共和联盟成立以后,罗易也就毫无悬念的被选为联盟主席和联盟军总司令。

然而,这还只是灾难的开始而已。

联盟军起义初期,由于主力坚持在印度国军和英印军势力犬牙交错的边境地带活动,所以发展颇为顺利,甚至还利用国军和英印军之间的矛盾,同时和这两方进行贸易,换取了联盟军急需要的药品和弹药等重要物资。

然而很快在罗易主席的指挥下,就出了大问题。

他高举左倾冒进主义的大旗,毫不吸取赤色之夏的失败教训,又一次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同时对印度国军和英印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妄图依靠“精神刺激”来打败敌人。

结果也是不出所料,国军和英印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联合围剿,联盟军战士们虽然作战极为英勇,但不论兵力还是武器装备均远远不如敌人,又缺乏可靠的稳定根据地,部队兵员得不到补充,很快就损失惨重,并最终不得不突围逃离了安得拉地区。

如果不是巴克塔在孟加拉地区成功发展出了这支孟加拉方面方军,为印度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另一个次要的根据地,可能联盟军现在早已全军覆没,没有什么声音了。

中央方面军抵达印度北部以后,主要是在比哈尔省西北部靠近尼泊尔王国的地区活动,同孟加拉方面军之间的地理距离并不遥远,巴克塔也曾经多次派人秘密前往中央方面军的游击地区联系中央,希望中央方面军能向东进发,和孟加拉方面军会师以后,继续在三角洲地带打开局面。

但罗易却坚决反对。

罗易反要求孟加拉方面军放弃经营已有成效的根据地,向西突围朝中央靠拢,他为此提出的一个主张,就是说中央方面军和孟加拉方面军会师以后可以联合起来进攻尼泊尔,再通过尼泊尔和中国接壤的边境获得国际援助。

计划听起来有些道理,可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操作的空间而言。

且不说要求孟加拉方面军放弃根据地西进这点,已经非常荒唐,失去根据地以后又要靠什么来养活这支军队呢?即便最终孟加拉方面军可以排除万难,前往比哈尔和中央会师,可是在缺少重武器的情况下难道就能成功打败尼泊尔军队吗?

尼泊尔在印度独立战争期间,相继接受英印军和德属亚洲总督府的援助,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十分高效的军队,虽然规模不及印度国军,但在北阿坎德和北孟加拉的几次边境冲突中,尼泊尔军队都以少胜多,多次击败印度国军,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

今天的尼泊尔王国由同属拉纳王朝的首相朱达 苏姆谢尔 忠格 巴哈杜尔严密执政,严格地说,特里布万国王仍是君主,但他完完全全被囚禁在王宫里,而他在尼泊尔大会党中寻求民主的盟友则被严密监视。

尼泊尔王国和印度共和国一样,虽然与受德国资助的英印军政权处于对立状态,但又为了围剿威胁到尼泊尔王国政府的联盟军革命者,实际上同英印军政权维持着默契的合作关系,并且尼泊尔王国也和印度共和国一样,试图在德国为首的中央同盟以及中国为首的东亚联盟两大阵营中间,维持巧妙的平衡,并试图同时从这两个阵营都获取一些援助。

巴克塔也很怀疑,严重缺乏重型武器的联盟军真能打败本土作战的尼泊尔军队吗?

这点就连马尚德都觉得匪夷所思:“罗易主席的战略似乎不太符合军事作战的原理,孟加拉方面军是绝不该放弃根据地的,目前联盟军也只有这一片根据地还算比较可靠,如果连这都失去,印度革命就将失去希望。”

巴克塔又叹道:“罗易主席可能是寄希望于中国出兵干涉!”

中国出兵干涉。

说起来简单,实际真要出兵却十分困难——首先就是西南雪原地区不便于大兵团的行动,即便中国今时今日的工业实力放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首屈一指,依旧难以保障大部队在喜马拉雅山脉一线的后勤条件,更何况印度共和国始终还是一个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而成立的国家,即便是尼泊尔,也是一个独立国家,中国冒然出兵,那就会大大影响到中国在世界上被压迫民族中的声誉。

中国曾对尼泊尔王国进行过一些援助,所以马尚德觉得恐怕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来说服尼泊尔王国让开交通线,都比直接出兵要现实很多。

尼泊尔王国政府和中国也有不少合作,过去几年间同样接受了许多来自中国的援助,某种意义上来说,尼泊尔王国也是帮助东亚联盟钳制印度共和国的一大助力。

唯独在联盟军问题上,尼泊尔王国政府的表现极为强硬,他们宁可选择完全倒向德国为首的中央同盟阵营,也要严词拒绝中国希望援助印度联盟军的要求。

尼泊尔王国的首相朱达 苏姆谢尔 忠格 巴哈杜尔非常清楚,德国在印度想要获得的只是原材料和市场,联盟军要在印度次大陆获得的却是一场彻底扫清封建旧势力的大革命。

孰轻孰重,这是非常清楚的。

马尚德自从带着志愿航空团抵达印度以来,飞行员们的生活也是异常艰苦,要知道孟加拉方面军虽然在比哈尔、孟加拉、阿萨姆地区的交界地带,控制了一片面积比较大、人口也很稠密的根据地,但是没有港口,占领的一些城市也缺乏工业设备,生活条件非常困苦,就连一块像样的机场都没有,每次作战起飞、降落都只能靠联盟军动员民工支前修建临时的简易机场。

但马尚德对这种艰苦的生活,反而如鱼得水,他带着航空团屡立战功,在航空团飞机一架架减少的时候,依旧为孟加拉方面军顽强守住了根据地的上空。

也是在这段时间内,马尚德和孟加拉方面军总政委巴克塔建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情谊。他心里甚至想到,如果回到中国,应该向中央极力进言、向第三国际极力进言,请求国际背书巴克塔,由富有谋略的巴克塔替换掉那个除了资历老、门徒多以外就别无所长的罗易。

可惜。

中国在干涉亚洲地区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的时候,一直表现非常审慎,除了东亚联盟内部的成员国政党以外,即便是对于东亚联盟观察员国婆罗洲共和国的执政党婆罗洲解放同盟,中国的直接干预也非常少。

虽然,这是林淮唐提倡中国不应该遥控外国的革命政党,应该由熟悉当地国情的本土革命家来领导起他们本国的革命事业。

可现在,马尚德无比强烈的希望中国能多干涉一下印度斯坦

社会主义共和联盟的内部党务问题,最好是能够施压换掉罗易这个没本事的主席。

“罗易主席希望尽快打通国际路线,不能说是错,但……”马尚德十分无奈,“联盟革命军中孟加拉方面军的实力还在中央方面军之上,实在应该由中央方面军突围来向我们靠拢。”

巴克塔严肃道:“这是军阀观念,不管孟加拉方面军有几分实力,我们都要听从中央指挥。”

马尚德两手一摊:“我当然明白!……我只是这么说上一句,老巴,我会用电台和西贡联系,希望有好的结果吧!”

第五章 人口

中国社会党并没有和罗易为首的印度斯坦社会主义共和联盟建立直接联系,准确一些来说,是过去曾有过直接且密切的联系,但自从联盟军中央在安得拉省一带惨痛的大失败以后,中央方面军几乎损失了全部的电台,也就从此失去了和第三国际的直接联系。

这种结果,也从另外一些方面增强了罗易在联盟军内部的政治地位,因为联盟军大部分高级干部和军事将领都可说是罗易的门生故吏,在缺乏第三国际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联盟军内部几乎没人能动摇罗易的主席位置。

只有在孟加拉这边的根据地,联盟军才通过马尚德这支志愿航空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