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780章

中海军还具有相对较高的革新思惟,同时也有着比较积极的作战精神,在大战时期,奥匈海军对于意大利海军的战绩也还算不错,

舰队此时正从红海向南方航行,司令霍尔蒂是一名匈牙利人,大战期间奥匈海军最重大的海上胜利之一奥特朗特之战,就是霍尔蒂指挥的奥地利分舰队在奥特朗特以东海面攻击意大利的运输船队,一举摧毁1艘驱逐舰、14艘武装拖网渔船和2艘商船。等到协约国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实施追击时,奥地利舰队已经飘然返航。

霍尔蒂为人比较谨慎,他并不那么赞成帝国参与到德国人的“十字军东征”事业里来。奥匈帝国在大战中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虽然跟随德国获得了欧战胜利,可是国力严重衰退,不要说是去夺取意大利的战利品,就连继续维持这个多民族帝国都已经十分困难。

在这支进入印度洋的奥匈舰队里,有三分之一的海军士兵来自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五分之一士兵来自匈牙利,奥地利人和意大利人也各占十分之一,剩下的士兵则来自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与鲁塞尼亚等地。

这样杂多的民族构成,可想而知会给海军作战制造多少麻烦,还有人说,一个奥匈海军军官如果不会讲4种以上语言,便不能算称职。

在霍尔蒂看来,奥匈帝国战后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继续完成斐迪南大公未尽的事业,强化帝国内部的整合。然而帝国高层却沉迷于向外扩张,不仅在战后经济萧条中不断干涉意大利内战,而且还跟随德国脚步,想参与对英国海外殖民地的瓜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奥匈海军投下的本钱不可谓不多,霍尔蒂指挥的这支东征舰队就包括了奥匈帝国最强大的主力舰联合力量级无畏舰欧根亲王号。

奥匈舰队开出了遍生海藻的红海以后,即驶入了蔚蓝色的印度洋西海岸,在一片澄清的海水中,霍尔蒂很快就受到了“老盟友”德国人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德国公海舰队的一支分舰队早已驻扎在了坦桑尼亚,就等待着奥匈海军的到来。

在印度洋上,德国人的铁十字海军旗已在海风中成片飘扬,恢弘的舰体映在海水之上,显得如此雄伟。而在德国海军和奥匈海军环伺包围之下的桑给巴尔岛,这座印度洋上的丁香之岛现在就成了为强盗觊觎的绿宝石,毫无保护自己的办法。

驻扎在岛上的少量英国舰艇及陆军人员,一时间毫无办法,两艘英国海军的驱逐舰无力地朝天鸣炮,岛内的英国人则已经感到大势已去,殖民地当局的公务员们都在极度的震惊之中焚烧政府文件,当地总督则忙着向伦敦拍电报,向伦敦政府询问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吗?

岛上虽有炮台,可是那已经是十九世纪末桑给巴尔苏丹向德国采购的大炮,年代久远,根本发挥不了多大作用。驻扎在岛上的三千名英军士兵,手中也缺少可以威胁到同盟国海军的重火力武器,仅有的两艘英军驱逐舰在德国海军和奥匈海军的无畏舰面前,就像澡盆里的玩具一样可笑,曾几何时笑傲全球的英国皇家海军如今已经捉襟见肘,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强行闯入桑给巴尔的港口内。

接着,德国人向岛上发出了要求英国人立即解除一切武装投降的命令,总督没有做出回应,于是短短十几分钟以后同盟国海军的五艘军舰就开始开炮,它们首先瞄准了港内的一艘驱逐舰,仅仅两炮就击中驱逐舰,欧根亲王号无畏舰则开入港中,直接瞄准总督府开火。

当地英军毫无还击之力,只能单方面被炮击挨打,桑给巴尔岛上很快又燃起大火,德国东征舰队的司令赫尔穆特·冯·穆克同霍尔蒂笑道:“三十年前英国人花了38分钟灭亡了桑给巴尔苏丹国,我们今天要征服英国人也只用花30分钟。”

霍尔蒂担心的则是对桑给巴尔直接开火,到底会不会又引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脆弱的奥匈帝国可承受不起又一场欧战的考验。

“别担心,我的朋友。”穆克将军看出了霍尔蒂的忧虑,他轻描淡写道:“陛下与帝国政府已向美国施压,阻止美国人对英国暴君政府的援助,这个时候…英国人肯定自顾不暇,说不定革命者现在已经打进伦敦,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收获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外帝国。”

正如穆克将军所言,在同盟国海军舰队猛烈的炮火之下,不到三十分钟时间英国守军便陆续放弃抵抗,当地总督也派出代表联系德国人,向他们表示愿意放弃抵抗。

英国人在印度洋西海岸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就这样轻而易举被同盟国占领。

等穆克将军和霍尔蒂分别把消息传回柏林、维也纳的时候,如此轻松的胜利,果然大大刺激了中欧霸主的扩张野心。

在柏林,威廉二世狂喜雀跃,不过他在众多政府官员和陆海军将领面前,还是勉强保持住了自己矜持体面的风度。

威廉二世强行控制住自己那已经快要飞了起来的嘴角,微微一笑:“诸位,干杯!公海舰队已传来最好的捷报,万岁,敬胜利者的桂冠!海军的行动大获全胜,英国人没有进行任何抵抗,我们将以在英国革命中帮助英国政府保护其海外领地的名义,将英国的亚洲殖民地全部收入囊中。”

第二百一十八章 泰晤士河战役

国际志愿旅在1925年的春天抵达英国本土,黄公略对英国湿冷的天气印象深刻,他们晚上就住在朴茨茅斯的教堂附近,四面通风又觉得寒气逼人,条件不算多好,但这无法剿灭国际志愿旅战士们强烈的战斗热情。

对当地的英国市民来说,这样一大群亚洲面孔的朋友也勾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比起法国人,大多来自亚洲的志愿旅战士也确实更容易让英国市民们接受。毕竟英法之间龃龉的历史实在太长,相对而言,考虑到伦敦当局已经调派了大量澳新加军团和非洲、印度的殖民地军队镇压英国起义者,市民们就不太抵触这些亚洲志愿者了。

志愿旅在朴茨茅斯港内又休整了一天一夜时间,并且还接收了一批法国同志从瑟堡送来的武器装备——包括了大量半自动步枪、轻型机关枪、迫击炮,也包括了法国武器中最为著名的“75小姐”施耐德m1897型75mm野战炮。

除了武器装备以外,法兰西公社紧急送来的大批食品,也帮助英国海岸线上一系列被起义者占领的城市,暂时解决了供给困难的问题,使起义者可以迅速站稳脚跟,并获得更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等到黄公略他们离开朴茨茅斯开始向牛津进发的时候,正在牛津附近作战的伯明翰起义军已经取得不少胜利,在熊雄的策略引导之下,起义军坚持避免和政府军打大规模的阵地战,而主要采取精神攻势瓦解英军,陆陆续续又策动了不少英军内部的哗变,大大削弱了敌人而加强了自己。

伦敦派出的政府军在牛津附近受阻,其中一个营就在牛津南面的各农场庄园间徘徊不前,正好一头撞在了国际志愿旅的行动路线上。黄公略和今村均稍作商议以后,马上做出决定将这个营作为志愿旅的初战目标,待到夜幕降临时,国际志愿旅马上从前后两个方向包抄敌人,战斗主要在农场间展开,志愿旅接收法国装备以后火力火完全不弱于英国政府军。

交火两个多小时以后,政府军中配属的不少印度士兵便首先溃败,造成战线出现缺口,更多志愿旅战士旋即跟进突破,英军除死伤者外,其余士兵纷纷向后方逃窜,又被迂回至后方的志愿旅支队痛击,战斗结束后黄公略清点战场,发现俘虏了240名英军士兵,其中还包括一名上尉营长。

国际志愿旅初战得手,很快便发现英国政府军的实力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英国人的装备是不错,但是部队里混编了大量厌战的殖民地士兵,英国本土军人则多同情革命,战斗意志和士气同样很低落,一旦战况稍微受阻,政府军就随时可能爆发兵变,英国籍的士兵也常常受到革命宣传的影响,不时会有人携带武器和重要情报投奔起义军。

国际志愿旅的战斗表现令英国人刮目相看,黄公略他们随后又配合以起义水兵为主的人民海军师向北进发,围攻政府军在泰晤士河南岸几个小镇部署的三个机动集群。

这些机动集群每个都有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总兵力约六千人左右,属于伦敦当局比较信任的一支部队,兵员大多来自南非和澳大利亚,反动立场十分坚决,也是伦敦周边政府军部队里,极少数没有同起义军建立联系的军队。

为了解决这几支部队,黄公略便主动向人民海军师的同志提出采取夜袭的办法。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志愿旅官兵都很擅长奇袭的战术,他们可以趁夜摸进,破坏守军的阵地,只是在剪开敌人核心阵地铁丝网的时候才被一伙澳大利亚人发觉。

奇袭随即转为强攻,人民海军师也很快跟进投入战斗,战斗持续了一夜,打到天明,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殖民者们表现确实反动且顽强,他们在猝不及防间也死守阵地,不少澳大利亚士兵甚至还向围攻的革命军发起刺刀冲锋,依靠其高大的体格几乎一时将革命军击退。

澳大利亚人在充足的伙食和营养补充之下,各个长得人高马大,比起中国战士普遍高出

大半个头,比起日本官兵,那就更不用说了,平均高出二十厘米也很寻常!

这些大块头排成一列刺刀冲锋,在黑夜里确实吓人,生猛的犹如野蛮人,较少和欧洲人作战的志愿战士很难不被吓住。这种时候反而是日本兵表现较好,他们中虽然没有多少人参加过那场发生在二十年前的日俄战争,但都拥有打败过俄国老毛子的胜利心理,所以对白种人并不畏惧。

相比之下,就算是战斗技能十分卓越的中国战士,大家也极少拥有和白种人交手的经验,不说是害怕或是缺乏信心,总之就是打心里有点没底。此前的战斗规模还比较小,没办法一下确立起战斗信心来,直到此时一夜搏杀,在同澳洲兵的白刃格斗里,大家也就逐渐发现白人士兵虽然人高马大,但同时也动作迟缓,不比东亚人的灵活迅捷,夜战格斗里并没有多大优势。

黑夜里有志愿旅官兵吹起尖锐的冲锋号,战士们的士气顿时就被鼓舞起来,黄公略又部署一个营往澳洲兵侧翼迂回,等接近后再用手榴弹爆破攻坚,马上就把战线给抢了回来。

这一整晚的战斗,国际志愿旅也付出了少数牺牲,但战斗算得上很顺利,整整两个步兵营的澳洲兵在援军赶来之前就被国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