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764章

,他们中不少人在志愿旅抵达以后就在托马斯市长的呼吁下加入了起义部队。

另一些试图从支持伦敦政府的选项中牟利的剃刀党黑帮,还有伯明翰市区内少量的军警和不服从起义军的资产阶级,则和“加的夫”志愿旅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无论如何,在英国远征军重新包围伯明翰明以前,这座英国中部的重要工业城市,就这样落在了革命者的手里。

伯明翰也因此成为除格拉斯哥以外,第二座被革命军控制的城市。

菲利普·斯诺登,还有比斯诺登在妥协道路上走的更远的工党右派领导人麦克唐纳,现在都已经控制不住工党中央委员会的局势了。

大多数中央委员都赞成了西尔维娅提出的主张,立刻改组全英职工大会最高理事会的结构,并以这个机构为革命军的最高机关来号召全英国人民的起义。

西尔维娅这个多年来组织慈善、救护和援助退伍老兵活动的女人,现在不愧她“全英国最受尊敬的女士”头衔,勇敢站出来并提出了足以使在场大多数男人都十分羞愧的策略:

“工党从来都不是一个战斗性的革命政党,从二十多年前开始,从劳工代表委员会的时代开始,工党就只是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的混合体。

我们中有多少人能向上帝发誓,誓言自己是不惧死亡的革命战士呢?大战爆发时,工党选择了支持政府的战争政策,现在十年过去了,距离萨拉热窝的那声枪响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时间,可英国人民并没有忘记当年工党做出的错误决定,也没有忘记工党对它自己口口声声承诺的和平与反战原则的背叛。

大战结束以后,我们通过了新的党章,在中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我们这时候才姗姗来迟,终于提出要埋葬私有制的纲领,可这还远远不够,不够洗刷工党在英国劳动者内心深处那种不能受到完全信任的形象。

从策略上考虑,我主张我们应该继续沿用全英职工大会的名义,这一名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动员英国的劳动者和士兵起义,工党本身则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确保我们不会再向十年前那样退缩。”

全英职工大会就是英国的全国总工会,它在英国工人心中的地位当然要高于这十年来政策左摇右摆的工党,菲利普·斯诺登还很犹豫,因为他是工党现在的总书记,如果以工党为革命军的最高领导机关,那他本人就毋庸置疑将成为革命军的最高领袖。

但这时候不管是斯诺登还是麦克唐纳,工党中任何不够“革命”的人都已经在事实上靠边站了。特别是在托马斯市长带着“加的夫”志愿旅赶到伯明翰以后,政治局面就完全向左派一边倒,在这些战斗热情高涨且士气沸腾的左派党员强烈拥护之下,西尔维娅的主张迅速通过,全英职工大会将成为这场革命的最高领导机关。

由于最高理事会半数以上的理事或逃亡或不愿意参与革命,所以革命者们决定重新启用工会大会的名义,并使用工会大会的名义在伯明翰发出了革命政府对伦敦政府的第一份电报——也相当于是宣战布告。

这通电文大量模仿了英国内战时期《大抗议书》的语句形式,把伦敦政府和查理一世放在了相同的地位上,而亲自撰写1924年《大抗议书》的人则是英国这时代最伟大的作家萧伯纳。

萧伯纳也是工党前身组织之一费边社的创始元老,在英国众多的社会主义者,萧伯纳还是1914年大战爆发之初时,极少数反对英国参与战争的和平主义者。

萧伯纳过去思想主流与大多数费边主义者一样,主张妥协和改良,萧伯纳一度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手段,在他看来,采取暴力革命手段,会促使反动当局加紧镇压,“暴力同样是混乱的产婆,而混乱却又是戒严令的产婆。”

所以,萧伯纳赞成渐进的和平革命,认为只有这种变革才符合英国的民族特性和长期以来的政治环境;而要实现这一变革的可行途径就是通过实现普选、废除上议院、规定竞选费用由公众负担等手段来扩大参政权。

但他并未完全排斥暴力革命的可能性——工人阶级的武装组织和普遍起义仍不失为一个唯一的、最后可能采取的另一个办法。

格拉斯哥血战事件,就是英国政府自己首先把劳动者们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现在看来仅靠议会选举和和平改良的手段,已经无法从军队手上挽救成千上万英国工人的生命,在此情形下,即便是如萧伯纳这样的人道主义者,只要他还站在靠近社会主义的左翼立场上,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那就是暴力革命,立即号召全英国工人发动全面起义。

第二次《大抗议书》也拉开了第二次英国内战的序幕,法国人、德国人都在紧张观望,大洋彼岸的美国、中国、日本……许许多多国家也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英国。

毕竟在短短十年前,英国还是地球上毫无疑义的头号帝国主义列强,而且和1919年的法兰西公社革命不同,彼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要么深陷内部危机,要么忙于对外战争,腾不出手来干涉英国革命,1924年的情形却完全不同,不管是德国、法国、白色和红色的俄国这些旧参战国,还是美国和中国这样局外旁观的巨人,所有国家均已用时间抹平了自身的伤痛,即便有的国家内部依旧存在萧条和危机,可已经无法阻碍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干预英国革命了。

从格拉斯哥到伯明翰,从爱尔兰的都柏林直到法国隔多佛尔海峡相望的肯特郡,这一并不辽阔的不列颠岛屿上,密布着即便有所衰退,却已经是全世界上最庞大、最密集的工业区之一。

人类的群星曾在这些城市烟囱吐出的浓雾里闪耀过,世界文明的灯火也曾被隆隆作响的煤矿矿井所点燃,1924年的圣诞节前夜,第二次英国内战爆发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圣诞节事件

《大抗议书》很快就出现在了由罢工委员会控制印刷的各类左翼报刊上,工人之路报向英国民众疾呼“在工人阶级和雇主阶级之间决没有任何共同的东西”,左翼的大众报宣言“工人阶级要求在生产活动领域内使民主制度获得胜利。这种意图之最好的表现,就是工人监督工业生产。工人监督生产的办法,是在统治阶级罪恶政策所造成的经济破产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运输工人协会再次在英国全境发起了抢夺铁路车段、火车站、机车厂和火车头的运动,伦敦市区内也有几家英勇的报社冲破保守党政府的层层阻力,向首都市民呼吁道:

“……公民们,救救不列颠吧!我们刚刚获悉就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军队已经做出决定,不管英国公民如何加以反对,军队也要用武力手段杀害和惩罚所有的罢工者。我们身处英国最疯狂的时代,公民们快起来啊,每一位有良知的爱国者都必须站出来阻止保守党政府的暴政!英国不需要一个由暴君、僭主和寡头组成的坏政府!”

在英国左翼和右翼、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拼命斡旋的英国国教圣公会的教会,决定在圣诞节当天在全英国各地举行大规模的集会。坎特伯雷大主教提出,集会游行的目的是为了募集发给工人的失业补助金,许多虔诚的信徒高举硕大的十字架到街头上呼吁和平,可是英国的气氛早已白热化,只剩下左边和右边的道路,再也没有丝毫留给中间的空间。

“圣公会……正在被煽动着来反对我们工人和士兵。这种该隐的计划,是由我们共同的敌人——那些压迫者,那些特权阶级的将军、银行家、地主、官僚和贵族所执行着……所有那些剥削者、富豪、王公、贵族、将军,其中也包括你们这些教会人员,都痛恨我们。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将劳动者抽筋剥骨,一个人愿意参加或不愿意参加这次大游行,那纯粹是他本人的良心问题,可以自由决定。我们不加干涉,涉也不阻止任何人去参加。……不过,我们要忠告教会,请睁开眼睛来看一看,是不是在募捐的旗号掩饰下,你们是在麻痹全英国一切公民与劳动者……”

恐吓信满天飞,大量威胁言论被人贴在教堂门口,就连威斯敏特斯大教堂都在深夜被人砸碎了每一扇彩色玻璃的窗户,激荡的民意和愤怒的汹汹人潮,已经不再考虑任何妥协和中间选项,所以站在中间的人就等于站在最右边、站在最保守和最反动的阵营,革命只有选择战斗这一个选项了。

圣诞节大游行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全国各大城市的圣诞节游行最后都发展为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罢工者和政府派来的军警,还有那些呼吁和平的虔诚教徒,街头上充斥斗殴,市政管理也陷于瘫痪。

首相张伯伦不得已再度发表全国戒严令,说:

“……尽管国家正在多难之秋,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却仍然在散布谣言,鼓动武装示威和屠杀,而盗案和扰乱治安的罪行也日有增加。这种情况正在危害着市民生活,并且阻碍着政府和市政机关执行其正常的工作。本诸我对于国家所负的责任和应尽的职责,英国政府要求每一个军事单位必须遵照特殊的指令,在其辖区内对市政府提供一切的援助,以保护政府机关。

凡闯入军营煽动武装示威和屠杀者,立即予以逮捕,遇有任何

性质的武装示威或骚动,在其一开始时就以手边可以调集的一切武装力量加以镇压,所有罪犯和逃兵均可以由临时军事法庭就地进行判决……”

伦敦政府正调动着手头一切可以利用的军事力量,丘吉尔在爱丁堡建立起了严密的军事独裁统治,除了在格拉斯哥以外,还有十几万远征军遍布苏格兰地区的各大城市,他们夜以继日同工人起义军作战,短短几天时间内,就至少有上万名罢工者被逮捕,伤亡者也有数千之众。

在英格兰南部和伯明翰周边地区,战斗就更为激烈了。

革命政府以托马斯市长带来的“加的夫”志愿旅为核心,很快组织起了一支颇有规模的武装部队——虽然它同伦敦周边多达数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相比,依旧不比半颗鸡蛋强多少。

然而正规革命军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英国革命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因为英国远征军的军心、士气严重不稳,士兵们不是活在真空里的机器人,他们本身就饱受着英国军队内部军事封建秩序的压迫,在革命爆发前后至少有多达四千名英国海陆军军官,因为显露出了同情革命的态度而被转入预备役,或是干脆被逮捕起来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