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733章

夹放在桌上,以便回应阶级兄弟、工厂工人、千百万劳动者的沉默召唤。我想说几句难听的话,在共产主义经济建设中,不能用工人阶级专政的形式招牌,替换无产阶级的伟大创造力,先锋队不能代替掉无产阶级。”

林淮唐低声说:“党内有人提过这样一种观点,中国今天的工业规模还不够大,工人阶级的数量也不够多,所以工人反对派提的那一套主张是无根之木,工人反对派是没有工人的工人反对派。”

刘师复坚决道:“那样,我要说今天社会党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没有无产阶级的无产阶级专政,中央革命政府的部长级干部里有几个工人?有军人,有知识分子,可无产阶级又在哪里。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假如群众正离开我们,而领导核心与基层之间形成了缺口和裂缝,特别当群众不是沉默,而是思考、发言,自卫,坚持自己的口号,那会发生什么?先锋队不能理所当然的自视为无产阶级的代表,更不能替无产阶级去思考。

我们的主张非常简单,我反对一长制,这是今天党内官僚主义滋生的源头之一。一长制就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世界观的产物,厂长有独断的权力,他就不可能相信群众的力量、群众的智慧。”

刘师复郑重其事,将莫纪彭等人搜集来的那些工厂集体管理材料都交给了林淮唐:“书记长,这就是沈阳经验,其中很多内容对当下形势可以起到至关重要乃至于是扭转乾坤的作用,只要推广沈阳经验,整风运动造成的这种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局面,就能一举荡平,彻底解决。”

林淮唐把那些材料放到一旁,说:“这些材料我都看过,师复,我有另外的事情要和你谈。”

第一百五十章 劳动者的共和国

“今天社会党人管理着如此庞大的一个劳动共和国。”林淮唐说,“社会党有必要给人民群众、给广大工人阶级提供说得过去的人类生存条件,我们不能只向碰巧在机关单位冒头的个别突击工业部门和企业,给予特别良好的生活待遇条件。”

林淮唐指了指他办公桌上的茶杯、香烟,又说:“现在北京有两种说法,一种叫肉蛋干部,一种叫糖豆干部,都按级别高低补助价值不等的物品,级别低一点的,补助白糖、黄豆,级别高一点的,补助鸡蛋、猪肉,还有两条烟。这是我所掌握的情况,下面不同单位根据财政盈余的情况不一样,可能具体享受到的福利待遇也很不一样,像财经委和银行团,据说就把前清的高级饭店都搬进了他们的单位食堂。”

刘师复低头说:“我回北京后在总工会机关食堂吃过几顿饭,确实就连总工会都有这种情况,我才知道他们的食堂还有专门的粤菜师傅,各类茶点要算钱,可价格都是象征性的,水果则都完全免费,随便吃,还允许干部不限量的往家里拿。”

林淮唐笑了一下:“吃饭不要钱,提前实现共产主义咯!政府的官僚气越来越重,已经到了必须收拾的地步,劳动者的卫生、医疗、工人保健和改善车间劳动条件诸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生活组织与劳动条件的改善,在我们的政策中被放到最后位置。干部们一个个搬进了没收的资产阶级住宅里去,可是劳动者的住房问题呢?

财经委觉得君汉楼计划太费钱,这两年建设速率大大慢了下来,成千上万人还是住在臭烘烘、拥挤而违反卫生条件的棚户里。你去住过那种房子吗?一进去,就会觉得似乎根本没有过革命……”

刘师复说:“我懂得,住房问题不是几个月甚至几年能解决的。由于我们的赤贫,这个问题特别困难。但特权阶层和劳动者之间尖锐的不平等事实,却在以飞快的速度增长,老百姓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强。最近一段时间民主党派借整风运动为理由,确实向我党发起了一些进攻,但谁敢说他们讲的话全都是造谣?如果都是无根无据的一派胡言,怎么会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刘师复又站起来,他以一种几乎是恳求的态度说:“书记长!请把劳动者生活的组织问题以及其它貌似琐碎小节的生活待遇要求,也都纳入将来新的国民经济规划和五年计划里面吧。我也想问问,如果把中央各部委的干部也安排到工人的棚屋居住生活,他们会是什么反应?肯定会说自己受到迫害,被关进牛棚受尽羞辱吧,可是就在此时此刻可能还有几百万工人全家都待在这样的棚屋里面。

车间没有好条件条的地方,潮湿、憋闷、有毒物质摧残、传染和毒害了工人身体的地方,这些现象依旧未变……只要党的领导上层和广大工人群众的不理解和疏远越深,互不信任越是猛增。没有

团结,没有对要求、需求与愿望共同性的认识,高层是一回事,下面基层又是另一回事……我党从企业和工会抽取觉悟忠诚分子越多,越把他们送到军队和重要的工业设计部门,工人群众同政治领导核心的直接联系就越断裂。缺口正在扩大,出现了裂缝……

党内也能感到这种裂缝了,所以我们——工人反对派就要问,党究竟还需不要工人阶级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统治力量。”

林淮唐稍作沉默,他还在等另外一个人的到来,如果那个人还愿意来和他谈话……

在他接见刘师复进行这次谈话以前,近一段时间始终坚持深居简出的林淮唐还干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视察了中央警卫旅的训练情况,确保首都一切形势均在红军掌握之下;第二件事情是到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接见了一批青年学生代表:第三件事情是到石景山钢铁厂,了解了钢铁工人们的生活状况。

这几件事里,林淮唐相信能决定中国真正的是那些象征着未来的青年人。

他是在林徽因的陪同下去人民大学,出席了学生会、北京学联和几个人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可惜见到的一切都不太能让林淮唐满意。这些大学生里很多人都是高干子弟,要么是旧社会的士绅子弟、资本家子弟,真正意义上的贫苦工农子弟不能说没有,可是数量、比例都太少,和贫苦工农子弟在全国人口里所占的份额完全不成正比。

林淮唐很感失望,中央政府这几年来的教育规划,一直是对贫苦工农子弟做了很大的倾斜,科教方面的主要财政资源也很集中投入在内陆的贫困省区,可结果并没有使北京几所顶级学府里的学生籍贯、家庭情况出现多大改观。

他很清楚短时间内不可能真正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也确实从小缺乏足够的教育环境、教育投入,他们很难像那些优渥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能自小就开阔眼界,都自小就得到方方面面的培养,如果纯粹进行费厄泼赖式的自由公平竞争,贫困学生是不可能竞争过富裕学生的。

这样的未来,是林淮唐很难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但他也相信二五计划以后,还有国内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如能彻底、真正实现以后,贫苦工农的政治价值、政治身份地位势必大大提高,这对他们子弟未来的教育前景就会有很大帮助。

“这些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林淮唐跟林徽因低语道,“北京学联,还有全国各省区的学生团体,在这次整风运动里参与度怎么样?”

林徽因说:“很多学生在学校校内或是跑到学校外面闹事,有部分地区出现过这种情况——大批学生只要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没有合格,就罢课闹事,宣称不改成绩就不回家、不回学校。还有一些学生是对毕业后的工作分配不满意,也趁机打着整风运动的旗号闹事,说上级机关闹官僚气,这才不给他们分配好的工作。升学方面也是这样,不少中小学校都因为升学名额的问题出现了闹事情况……”

林淮唐清楚事情推进过程中必定出现这些杂音,但他又说:“这些是运动的支流,不是主流,你也不用欲言又止,徽因,济南中学的那件事情我很清楚是怎么回事。”

济南中学事件就是整风运动进入大鸣大放大字报阶段以后,出现的情况最激烈的一次所谓罢课闹事事件。事情起因是济南第一中学的某位教师在给初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在批评有些同学不专心学习的时候,就无意中透露了一个信息,即当时济南第一中学有一千一百名应届生,但能升到高中的升学指标只有五十个。

也就是说,不管济南一中的学生们如何努力学习,由于升学指标的分流限制,最终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上高中。

教师的本意是希望鼓励学生发奋学习考上高中,今后求得光明的前途。然而他无意中透露的这个信息,却让济南一中的初中学生马上炸开了锅。在学生会代表的组织下,一些学生马上就聚集到操场上,群情激奋,要求改变升学率硬性分流指标的问题,结果校领导和济南当地的教育局都采取了很粗暴的手段,拒绝向学生们解释和公开相关文件,最终导致济南一中、二中、十中的大批学生串联上街闹事,不久还有很多家长参与其中,近万人涌向市政府,冲撞大门,殴打干部,还和国民武装部的民兵发生了严重冲突。

第一百五十一章 石钢

林淮唐说:“这个事件,据我所知导致了上百人受伤,还有六个人被打死或是被踩踏受伤而死。可是事情的起因是怎么一回事呢?升学指标分流的问题,卡的那么硬性,本来就不算合理,济南市政府处

理闹事情况的手段也太粗暴,就是直接向学生和其家长公布政府文件又怎么样呢?像这样事关许多人切身利益的政务文件,今后是应该设立一个必须向社会、向群众公示的原则。”

其实,济南一中事件的爆发背后还有很多因素,但确实,市政府的官僚习气是造成事态发酵不可收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更深层次,除了高等教育资源有限这点以外,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合理、不公平也是一大问题。像济南一中,光看学校名字就知道这已经是山东省顶好顶好的一所学校,然而被硬性的升学指标卡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都没有升学机会。

山东省的教育资源过分倾斜和集中在青岛,除了青岛确实经济更发达以外,也是因为青岛政治地位更高。而且因为青岛不归山东省省委直接管理,所以山东省的学生也很难分享到青岛强大的教育资源,同样学力的学生,生在济南他可能最多读到初中,生在青岛却百分之百能读北京大学、人民大学。

“我们的宪法向人民许诺了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可是今天之所以形成这么严重的地域差异,实际上就是因为中央政府用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限制了人民的迁徙和居住自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