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一百零九章 中法合营建筑公司

1924年的林徽因也已经二十岁了,她早已结束了在大连的学业,目前一边在准备自己的论文,一边也在青岛的中法合营建筑公司实习。

本来林淮唐并不希望林徽因走老路去学建筑,林长民早早牺牲,林淮唐私心是想要林徽因今后就一直过些安稳的日子就好,如学艺术方面像音乐之类最合适,以后安排到某个剧团去工作就好。但林徽因自己在海原大地震以后,受了当时灾情的影响,一门心思扑在建筑学上,林淮唐又不想强迫人家去学什么、做什么,所以最后林徽因还是回到了建筑师的位子上。

她在青岛已经待了几个月时间,除了和图纸、尺柜打交道以外,也用她娴熟的法语有时做些翻译的工作。中法青岛建筑公司的总顾问是战前在法国就已鼎鼎大名的建筑宗师勒·柯布西耶,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功能主义建筑之父”,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的四大宗师。

柯布西耶在革命以后选择了留在巴黎,他本来就偏向现代主义,把德国最流行的新古典主义当成垃圾桶里的不可回收废弃物,直接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一理论,可以说和法兰西公社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有非常高的契合度。

1919年革命以后柯布西耶先是被任命为-拉香·德·芳艺术学校校长,后来又被任命为负责修复巴黎的首都规划委员会主任。在这个时空柯布西耶在富热等公安委员会最高领导人的强力支持下,得到了另一个时空里所未有的充分资源,1920年他就在巴黎设计建造了巴黎高师的新校舍和国民军人公寓等建筑,把另一个时空里任何建筑系学生都耳熟能详的萨伏伊别墅风格的建筑修满巴黎。

去年柯布西耶才作为第三批法国专家团的顾问来到中国,他的主要工作当然就是把法国最先进的城市规划技术教给中国同志。

林徽因的实习工作就是担任柯布西耶的翻译和临时助理,对任何学习建筑学的学生来讲,可能全世界都没有几个比这更好的实习机会了。

柯布西耶也很感慨:“中国大部分城市一无所有,还没有修筑起多少像样的现代建筑。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消息,不知道要省却多少爆破和拆除旧楼房的费用!我们的时代正赶上建筑学大革新的时代,在这时候大兴土木可以说是最好的时机。”

林徽因忙着给柯布西耶翻译并做会议上的纪要,柯布西耶的设计主张就是用钢筋水泥取代绝大部分的建筑结构承重墙,彻底抛弃古典主义的那一套东西,他把建筑物直接看成各种几何图形的结合,而非古典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林徽因在建筑方面现在还很稚嫩,她今年回过北京一次,在家里还和林淮唐讲过目前中法青岛建筑公司正在规划的联盟首都建筑项目。林淮唐对建筑学算是一窍不通,但他看过林徽因带回家的几份设计图纸以后,立刻就赞不绝口,柯布西耶为青岛设计的大量工人公寓,在这时代看来有些新鲜得过分,不过放在林淮唐眼里,那就和另一个时空的后世中国他常见的多数公寓差相仿佛了。

当然柯布西耶的设计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问题就是他设计的以四十平米至六十平米为一户家庭的建筑面积,有些超过今天中国的施工能力了。林淮唐大笔一挥,就让林徽因给她的老师带去一封亲笔信,请柯布西耶尽量在他理想设计的基础上,把每户家庭的房屋居住面积砍掉一半再说。

中央政府对建筑学发展的要求,其实很契合柯布西耶为首的这时代功能主义建筑大师们的想法,无非就是让建筑和住宅回到居住的本质。

林淮唐也对修造各种“奇观”式的大礼堂或者行政功能建筑群没有太大兴趣,就算将来为了凝聚人心、振奋国民热情的目标有必要去搞这些大项目,那至少在一五计划期间林淮唐是不觉得有太多急着大造奇观的必要。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不管是各主要轻重工业指标产量的增长,还是城市人口的增长,都快到了有些吓人吓的程度,年均增长率动辄百分之十几,城里迅速聚集起了大量工人和市民,亟待解决密集的居住问题,城市建筑需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而非迎合追求繁复装饰的有闲阶级的审美趣味,或是去修筑那些只有宏伟可言却缺乏实用性的地标建筑。

柯布西耶还对君汉楼的设计做了一些调整和修改,核心思想还是重视住宅的功用性,强调连续生产和低成本。他希望今后把中国大多数城市依照功能分为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设法降低容积率,楼栋之间围绕着开阔的绿地,同时又保持着有效率的人口集聚,现代化整齐的路网布置在城市之中,人们有秩序地生活在“居住单元”里……

在1924年这些话听起来其实还挺离谱的,但当林徽因假期回北京把这些话一五一十告诉林淮唐时,在林淮唐耳朵里听起来,这些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思路当然就非常熟悉了。

他自己确实不懂建筑学,不过还是能够靠后世的经验来分辨出正确与否的道路,也不得不说法国在设计领域的积淀确实非常深厚,在许多常人没有直观感受的领域,其实已经在历史上给人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巨大影响。

林徽因做完自己的工作以后,就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她在青岛是住在刘师复家里——嗯,刘师复在主动退出书记局半隐退以后,就到青岛定居,他在这里和几个老朋友开办了一所主要为工人子弟服务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摸索职业学校发展方向的工作上头。

刘师复和林淮唐一样都是独身主义者,至今未婚,甚至他在家庭方面的思想比林淮唐还要激进许多。只是这段时间林徽因借住在刘师复家里以后,让他一直有些头疼,林徽因每天都要给他转几封林淮唐发来的电文,他很清楚林淮唐希望自己回到书记局工作,只是为了保障党内的团结。

但是中央对他的工团主义思想,那是一点都不感冒。林淮唐没有公开提出批判,没有组织党内新生一代的理论家们来抨击刘师复,也是给他留面子,同时也是不认为刘师复能在林淮唐主导的党内掀起什么像样的风浪。

这点就很让刘师复受伤,他从前到现在一直都信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一直相信民主的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可是在工业建设的大政方面,刘师复是切身感受到中央一点都不在乎一线工人的切身感受,过去好像林淮唐还允许一部分工厂由工人直接管理,可自从一五计划以后,随着大型工厂越建越多,随着工业的规模和专业性都急剧增长以后,国内由工人委员会自行管理的工厂数量也就跟着急速下滑。

一五计划里新规划修建的大部分工厂,都基本回到了厂长治厂和专家治厂的老路,刘师复甚至觉得搞成这样,经济发展的确是快起来了,可那和资本主义国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