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民国不求生 > 第九十七章 东洋骑兵

日军久留米第十八师团的主力依旧留在青岛前线,因为要塞攻坚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一口气歼灭数千德军并且占领青岛的诱惑实在太过巨大,让师团长神尾光臣迟迟不能下定将战线收缩回胶东半岛北侧的决心。

否则岂非白白浪费了此前数日以来帝国勇士们的无畏牺牲?

“青岛虽是亚东第一难攻不落的要塞,但打到今天这地步,独军已经山穷水尽,帝国陆军最多再有一到两天的时间就能彻底攻占青岛。”

但是从龙口和莱州,一直到青岛,这条长约一百余华里的补给线,现在已经遭到了中国红军的全面进攻。后方处处告急,据说中国军队的不少骑兵部队甚至已经穿插到了胶州境内,距离青岛、即墨一带也已不远。

如果继续放任不管,就算中国军队战斗力再怎么孱弱,一旦红军在日军攻占青岛以前就拿下莱州等地,彻底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那日本人又不是真的靠吃草就能活的草食民族,到那时候说不定就连德国军队都可能反攻出来。

神尾光臣手持军刀,在日军参谋本部测绘的那副山东省军用地图前踱来步去,显露出非同寻常的犹豫态度。

“大本营还有什么指示吗?外务省的官僚真是腐败至极,真是一群没用的酒囊饭桶!连中国人都安抚不好,最起码、最起码,中国军队都要发动进攻了,外务省的官僚怎么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其实日本政府方面并非没有收到来自中国外交部的照会,红军也绝非是不宣而战,中国军队可是提前整整七十二个小时就向日本说明了红军接下来将采取的武力行动,只是日方自己完全不把一切协约国和同盟国地面部队撤出中国所划定非交战区的要求放在眼里而已。

军部上下,也同样完全不相信中国军队会对日军主动发起进攻,所以才一直没有对山东日军发出什么特别的指令。

直到此刻大雪倾崩,神尾光臣才一下子感到了焦头烂额的麻烦。

“只有先调静冈步兵第二十九旅团回防,再把久留米十八师团的骑兵联队也调过去,青岛要塞攻坚战已经用不到多少骑兵了,让骑兵联队去支援静冈旅团。”

神尾光臣想了想,又嘱咐参谋说:“立刻联系海军,要求他们务必保住龙口和莱州的港口!海军这些饭桶,吃掉了帝国军费的大头,整天洋洋得意于花费无数民脂民膏所建的几条巨舰,这次战争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啊!连几个岸防炮台都拿不下来,打到现在,除了击沉独军几条雷击舰、布雷艇以外,还有什么战果吗?却连筑波这样的巨舰都沉没了……”

神尾光臣咬牙切齿:“要是把大建那几条巨舰的钱,用来扩充常备师团……我们何至于打一个青岛这么辛苦……”

“现在胶县最危险,万一中国军队占领胶县和即墨县,就会把我们彻底封死在崂山一侧突出的小小岬角里,那情况就太危险了!命令骑兵联队先行出发,一定要守住郊县,静冈旅团随即跟进,稳定郊县一线以后再进一步去维持好平度、莱州两地的防务……”

神尾光臣是诹访藩士的后裔,参加过西南战争,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十多年前,他就曾经化名郑永昌,从烟台出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游历了整个山东半岛地区,搜集测绘了大量军事地理情报,可以说神尾光臣对山东地区的了解一定都不比中国人差。

甲午战争时神尾光臣担任的是第2军情报主任参谋,他和策划了北京事变并因此死在北京的日军特务头子青木宣纯是好友,所以这次侵华也带有为挚友复仇的意思在。

“骑兵联队迅速行动起来!”

历史上的日本没有良种马匹,到明治年间开始逐步改变了这一局面,而日俄战争之中日本骑兵大放异彩,也迅速推动了明治年间的骑兵部队建设。日军在明治29年至明治42年间,在本土组建了骑兵第1至26联队,以及近卫骑兵联队,合计二十七个骑兵联队。

日本本土战马与欧洲列强的军马有着极大的差距,不仅个头小,还力气差。为了完成近代化军队的建设,日本一直采取引进优良品种对日本马进行杂交的办法。

867年的时候,还未被德国人打败的法国拿破仑三世,曾经豪爽地送给日本26匹阿拉伯马,于是,日本就开始采用这些阿拉伯马来改良日本马,其后又陆续购买了不少阿拉伯马提升种群质量。到日俄战争爆发时,日本军马经过多年的杂交改良,日本马因为有效掺入了6%的阿拉伯马基因,身形有了明显加强,平均体高已达到147.6厘米,虽然还是不如俄国军马,但比起中国传统的蒙古马,体型就高大得多。

这些东洋大马,也是日本骑兵相对于红军骑兵最大的一项优势。

久留米师团的骑兵联队迅速出发,还赶在静冈旅团之前回防后方的胶莱补给线。他们在胶县附近几次和突入日军补给线近处的红军骑兵交手,虽然由于战马质量更高,但由于日军这边仅有一个联队的骑兵,还要分散支援胶县一带的守军,兵力数量远逊于中国骑兵,所以几次交手都未能占到便宜。

晴空下海风劲吹,日

军骑兵也穿着土黄色的军装,但他们披挂的斗篷装具和红军的款式不同,护肩处更为宽松一些。此外日军骑兵所使用的“三二式”骑兵军刀和“四四式”骑枪,相对红军使用的君汉刀和短管毛瑟马枪,其实都没有多大优势。

“四四式”骑枪是日军的新式武器,1911年才设计出来,“四四式”骑枪将35cm长的三棱锥形刺刀安装在枪上,行军状态时,将刺刀后折于枪管下方。使用时,按压枪刺卡笋,使刺刀由下向前打开呈战斗状态,便于射击后立即乘马袭击。

但在山东战场上,这款骑枪还是第一次投入实战使用,不少日军骑兵使用并不习惯和顺手,因此在遭遇战中还是经常被红军骑兵的毛瑟马枪火力所压制。

直到这些骑兵突破了红军骑一师的层层截击和骚扰,顺利进入胶县县城以后,日本人们才终于能够暂时松一口气。只要胶县还控制在日本军队手上,那么位于青岛战场的日军主力就不至于直接遭到来自腹背的袭击。

但这座原来作为胶州州治所的县城,规模并不算大,城墙也完全是那种老式的中国古城墙。以前北洋水师曾在这里修建过一些比较近代化的炮台设施,但在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时,由于胶县距离青岛太近,所以那些北洋水师时期修建的军事防御设施也都被一口气拆光。

日军只用倚靠这些古老陈旧的城墙进行防御,骑兵联队带来的火炮数量和口径也都不足以压制正在发动进攻的红军部队,所以防御并非一件轻松之事!

胶县县城之外,红军数量则越聚越多。除了早前就已经渗透进日军防线内的骑一师以外,红军第三纵队的两个师都陆续抵达胶县战场,战况激烈程度因此不断上升,中国红军的飞机也开始逐渐出现在了胶县战场上空。

那些战斗机也就算了,反正久留米师团骑兵联队仓促间也不可能释放什么高空气球,但红空军的轰炸机就在胶县县城内引发了很严重的恐慌情绪。

数架“轰一”型轰炸机迅速俯冲下来,他们下降到距离日军机枪火力射程还有几十一百米的距离时,才开始朝城中日军的防御阵地投弹。

红空军“轰一”型轰炸机的设计投弹量是二百多公斤,不过为了提高投弹的精确度,每次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飞机上往往都只携带一百五十公斤左右的炸弹。

但是由于日军暂时缺乏反制手段,所以红空军可以好整以暇的反复组织轰炸任务,一波波轰炸机从胶县上空飞过,接着就在城墙附近引发一场场小规模的爆炸。

杀伤力虽然并不真的有多么大,但这对日军的士气却造成很大影响,给胶县的日本守军心理上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