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都市 > 国士无双:重返1977搞科研 > 第二十六章 内忧外患的滨机厂

张君家客厅的餐桌上,摆放着一盘盘的大鱼大肉。

一桌子菜肴堪称奢华。

即便是领导干部家。

也未必能烧得起这些丰盛的菜肴。

同时,还有一瓶已经打开的茅台。

售价七元的茅台,花了陈海峰两张酒票。

“兄弟,啥也不说了,你是个爷们。”

“说实话,以前我心里多少有点看不起你,觉得你太傲了,都混到一块下去修理地球了,还放不下文化人的臭架子。”

张君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油汪汪的红烧肉。

一口红烧肉下肚,张君眼泪都快出来的。

太好吃了!

上次吃红烧肉,还是上次呢。

“为了王文秀,你连滨机厂的工作都不要,换成我,我绝对做不到。”

张君含糊不清地称赞陈海峰有情有义。

别人听到,绝对认为陈海峰是个傻必。

只要张君知道,陈海峰这是真的爱上王文秀了。

一个知青点出来的难兄难弟,张君十分清楚王文秀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姑娘。

没有王文秀的苦苦哀求。

陈海峰早就去见老马同志了。

“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陈海峰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

四台收音机,除了送给张君和黄颖的一台。

剩余三台一共为陈海峰获利1200元,以及大量的票券。

全部加在一起,差不多在2400元左右。

这年头票比钱值钱。

这桌子饭菜只花了不到20块,用出去的票多达十几张。

酒过三巡,陈海峰放下筷子,从衣服内衬里面,掏出一沓厚厚的大团结。

从中数出二十张,顺手放到了桌子上。

“张君,我明天就要回大队了,这里有200块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说着,陈海峰将钱放了回来,又拿出一把票,准备分给老同学当成结婚贺礼。

“陈海峰,你特么骂我是不是?”

张君一把将筷子摔到桌子,不高兴地说道:“我是你兄弟,不是资本家!”

“该给的钱,你一分不少地给了我和黄颖,并且还送了我俩一台收录机。”

“我再要你的钱,还算是人吗?”

他是真的生气了。

按照约定,前两台收录机的钱和票,全部归陈海峰所有。

第三台收录机送给黄颖。

第四台的钱和票,大家已经分好了。

张君和黄颖分别得到240元,外加一台收录机。

一定是很占陈海峰便宜了。

如今,陈海峰继续给钱,张君可没脸要。

“张君,你听我说,钱是男人胆。”

“结婚以后,用钱的地方肯定少不了。”

陈海峰打断张君的话。

黄颖是干部子女,嫁给张君属于张君这小子走了狗屎运。

用这200元多置办一些结婚用品,向黄颖的父母表明,张君绝对不会亏待他们女儿。

况且。

黄颖绝对是个敢花钱的女人。

张君手里留点富余钱,也能应对不时之需。

张君红着眼眶,感动道:“海峰,你真是我的好兄弟,认识你,是我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好了好了,说这些干嘛,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陈海峰淡淡一笑,补完叮嘱张君保密。

收录机的事情,必须永远烂在肚子里。

最起码。

几年之内不能向外透露。

未来。

陈海峰有了其他的发财点子,会主动联系张君的。

张君安安心心工作。

别因为挣了快钱,就变得大手大脚。

喝到最后,张君号啕大哭。

这辈子除了父母,也就陈海峰对他好了。

带着他发财,帮他解决结婚彩礼的事情。

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带他发大财。

喝完酒,已经是半夜。

陈海峰晃晃悠悠地离开张家。

来到外面,被夜晚的冷风吹拂,陈海峰的酒醒了不少。

第一桶金算是有了。

接下来就要滚雪球了。

将一千块钱变成两千,变成一万。

万元户?

瞧不起谁呢。

本次进城,陈海峰可谓是收获满满。

改善家里生活的物资搞到了,第一桶金也挣了。

最主要的是。

和滨机厂打下了良好的关系,结了个善缘。

次日。

陈海峰去滨机厂办公室,让赵厂长和马总工告辞。

没有任何遮掩地拎着,装有收音机的编织袋。

“临时工?”

陈海峰万万没想到,滨机厂会想到这种方式,挽留他这个人才。

马志强声音温和地说道:“陈海峰同志,这个方案,你应该不会拒绝了?”

“厂里拿我当自己人,我要是再拒绝,反而显得陈海峰不是东西了。”

陈海峰没有继续推辞。

二人想到的临时工方案在他看来,更像是后世的特别顾问。

平时花钱养着,有事的时候才会出现。

技术员没有临时工名额,二人给陈海峰开的是青工的临时工名额。

月工资35元。

除此之外,知道陈海峰进程一趟不容易。

马志强做主。

借给陈海峰一辆属于厂里的二八大杠。

看上去。

滨机厂领导对陈海峰的厚爱,有些超过正常标准。

事实也的确如此。

开工资不到岗,属于妥妥的违规行为。

一旦被人查到,赵厂长和马总工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二八大杠自行车属于滨机厂的公有财产。

将公有财产借给别人,更是违规行为。

换成早些年,全国一盘棋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大锅饭都要没了,滨机厂也要自谋出路了。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导致滨机厂领导对陈海峰的厚爱。

人才短缺。

龙国今年恢复高考。

年龄三十岁以下,身家清白,具有初中和高中学历的青年人,全都可以参加。

老三届的年龄适当放宽到三十五岁。

恢复高考对年轻人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对于滨机厂这样的数千人大厂,不亚于一场地震。

念大学代表着毕业包分配,户口从农村变成城市。

毕业以后的身份,都将变成干部。

城里考生不需要转户口,却想要干部身份。

以往上大学,只能靠组织推荐。

如今参加考试就行。

凡是符合标准的年轻人,十个有九个都在备考。

人心思动。

男女工人,年轻技术员的心,全都不在工作上面了……

即便最后的录取率,只有十分之一。

滨机厂也将少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其中,又以技术人员为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