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现代言情 > 我去大宋查漏补缺 > 第26章 司马光支持新法科举制度的改革。

果然,不出所料,保甲法还是开始实施了。由沈括直接负责具体的工作。

而保甲法的执行细则条例还是由曾布操刀完成。青苗法的细则也是曾布写的。

去年实施的青苗法,效果已经出来了。十个试点有五个试点效果都是很好的,有两个是不错的。有三个是有问题。问题基本上都出在执行的过程不到位, 和农民的矛盾没有处理好。存在官僚主义和摊派问题。这两个问题几千年来一直存在。从未解决。

午林推荐的四个人都没有出现问题,相当给力。

一年下来足够总结出很多的经验教训,这都是后面试点不走弯路的法宝。

接下来又增加了十个试点。同时青苗法里面关于禁止大户兼并土地的法令也开始执行。

那三个出现问题的试点的主管也没有处理。而是跟新增加的十个试点的主管一起组织学习其他试点的经验。继续录用,再给一次机会,最后一次机会。现在是用人的时候。如果犯的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还是给修正的机会。

午林的二姐夫今年考试中了进士,被午林推荐到其中一个试点做副职。且是出现问题的那个试点。

临行前,午林嘱咐二姐夫:“定要认真做事,一心为民,不然我会大义灭亲的。”

想了想,午林又说:“不许纳妾,不许招妓,不许养歌姬,惹我姐伤心,我会接我姐回家的。”

卫体垚拍了拍武林的肩膀,说:“放心好了,我和你二姐感情甚好,等我稳定了,就把你二姐接过去。”

午林的大姐夫在京城开了一家商铺,做起了生意。虽然没有做午林提议的海上生意,没有在南城买两块儿地。

但是却在南城买了一块儿地。盖起了房子。

与 此同时,科举制度的改革也摩拳擦掌的上线了。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提出了一种比较接近于现代大学的一种模式,也许是这种模式过于先进,王安石觉得暂时无法实现。只能徐徐图之。而目前重点进行改革的是科举制度的内容。

议改变贡举法,去除诗赋,明经等科的考试,以经义,论策考试进士。

这个举措,是王安石的权宜之计,他的目的还是建立将来的学校。

对于这项改革,午林和司马光都是支持的。因为他俩的诗赋都不咋地。

若干年后,司马光上台。独独留下了这项举措。而废除了其他的全部新法。

我只能说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天生的对头。

司马光上台以后废除了王安石呕心沥血,用心良苦的心血,独独留下了王安石的权宜之策。

而对于这项举措,苏轼是反对的。谁让人家的诗赋那么优秀呢。

此时苏轼职位直史,苏直史上议的内容。很长,大意是:………近世文章华 丽,无如杨亿,使亿尚在,则忠清鲠亮之士也。通经 学古,无如孙复石介,使复介尚在,则迂阔诞谩之士 也。矧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 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辩驳:若谓此科 尝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

苏轼的意思是有的人诗词歌赋出众,同样也是将臣。有的人古志经义研习颇深,却也荒诞。自唐以来,诗词歌赋的出众的名臣甚多。为什么要废除呢?

王安石的意思是因为没有其他的途径入仕,只有考试诗词歌赋这一条途径,所以诗词歌赋出众,有很多名臣。

午林觉得这次科举的改革。和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意义不大。

趁着这次科举改革的东风,午林觉得自己应该再拱一把火。于是午林回去又开始准备了自己的第二本千字文:《科技的力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