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都市 > 逆天战机 > 第129章

农历二月十八。

在这一天,郑总工终于讲完了航空母舰的构造和相关知识。

但就在兵器工程专业的学生们以为郑总工终于可以正式的讲解弹箭动力学课程

知识的时候,

却没想到郑总工居然开始讲起了内燃弹射火箭弹发射器的技术问题

因为按照郑总工的说法,火箭弹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讲的

我国的火箭弹目前已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相关的基础知识直接看教材就能自

我学习。

而只有内燃弹射火箭弹发射器这种可以让火箭弹提升一个新台阶的技术,才值

得他向大家去讲解!

叶扬对于郑总工的授课选择自然无所谓。

甚至还感到非常的欣喜。

火箭弹是比导弹无论在结构还是在设计上都更简单的一种武器装备。

火箭弹根本就不需要未端变轨、高超音速突防、隐身涂层防雷达侦测等一系列

的技术,它只要火箭发动机和战斗部结合,然后完成火力覆盖就可以-了!

这些技术叶扬在学习和研发单兵微型自寻导弹的-时候便涉猎过。

包括如果叶扬想要加深学习,也可以从相关教材或者图书馆内学习到。

只有像是内燃弹射火箭弹发射器这种只有郑总工一家独有的技术,才是叶扬想

要学习的对象!

因为这项技术是关总工在全球范围内独步提出的

并且目前整个龙国军方也只有他一个人在搞这个领域的研发!

叶扬如果想要将他的“电磁弹射大型运载火箭轨道空降部队”想法从技术领域实

现,那么必须要从郑总工那里学习,才是最快的途径!

不过相比于叶扬对郑总工接下来讲课的期待,兵器工程专业的其他同学们眼神

则就有些幽忽了!

他们本来以为能跟着大名鼎鼎的541火箭弹研究所总工学习弹箭动力学课程,那

有关于火箭弹的技术他们肯定能学习的非常好。

但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郑总工的弹箭动力学课程什么都讲,却唯独不

讲火箭弹动力学!

甚至连航母的防护结构他们都已经学会了,但是现在却连火箭弹的基本构造还

没搞清楚呢!

而站在讲台上的郑总工似乎也看到了同学们绝望的眼神,他不由得尴尬的扶了

扶自己的眼镜。

“同学们,弹箭动力学相关的技术你们一生中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去学习。

“但是,内燃弹射火箭弹发射器的理念和一些技术,你们却可以只能在我这里听

到。”

“而且以现在火箭弹的结构和配件水准,其射程发展到480公里已经近乎是极

限。”

“在单纯的配件和结构升级上,已经很难让火箭弹的射程再提升。

“而我所提出的这个内燃弹射火箭弹发射器如果一旦实现,却可以把火箭弹在成

本降低的情况下将其射程提升到1000公里以上。”

“所以我希望你们好好把握住这个学习机会!”

郑总工第一次语重心长的向众人说道。

当然,他这些话与其说是在劝兵器工程专业的其他同学。

倒不如说是重点说给叶扬听。

因为他有些担心叶扬会像其他同学一样,想单纯地学习弹箭动力学技术。

而非他这尚未成熟和完善的内燃弹射火箭弹发射器!

在简单的进行了一番规劝后,郑总工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讲课。

相比于前几周讲航母防护构造的时候,此时讲起内燃弹射火箭弹发射器,郑总

工完全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他整个人的眼神和神态举止中,全部都透露着一种莫名的光彩和自信。

很显然,对于这个内燃弹射火箭弹发射器,郑总工是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的。

“早年我国第一般航母第一次完成战斗编组的时候,我曾有幸登舰参观。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到了航母的蒸汽弹射系统助力舰载机弹射起飞,所以我萌

生出了将这种技术用在助力火箭弹发射上的想法。”

“并且在返回研究所后,我便填写报告,申请项目科研经费,进行蒸汽弹射火箭

弹发射器的研发尝试。”

“经过一年多的相关尝试和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我成功了,但是也失败了!”

讲到这里,郑总工忽然停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而这个时候,兵器工程专业的所有同学都已经被郑总工讲述的研发经历所吸

引。

他们万万没想到郑总工在搞军工研发上,居然也是和叶扬一样,想法非常大胆

和敢于尝试。

比如叶扬在看艾老师折纸飞机的时候,领悟出了蜂群编队自杀式无人机。

而郑总工看航母上的舰载机被弹射起飞,居然便想研发出蒸汽弹射火箭弹发射

器?

不过对于郑总工最后所说的那一句“成功了,但是也失败了”,众人却非常的不

解。

“我将航母上的蒸汽弹射器进行复制,并与火箭弹发射筒组合,成功让一枚原本

射程只有480公里的火箭弹增程至800公里。

“与我预期的1000公里只差200公里。”

“但是,蒸汽弹射器需要大量的耗水,每使用一次就需要消耗半吨的水。”

“而且它的压力根本无法有效控制,蒸汽是气体,从诞生出来后便不断地四溢,

将其隔绝是一个大问题。”

“这便导致如果我想将火箭弹不是增程到800公里,而仅仅只是600公里,气压根

本无法精准的掌控,这对火箭弹的射击精度造成很大的困扰。”

“毕竟用释放多少的气体来精准的控制里程,那太难了!”

“最后,它由于体积庞大,小型化难度太大,气压无法精准掌控导致火箭弹精度

受影响,再加上弹射器整体较为笨重,所以被我无奈的最终放弃!”

郑总工向所有人解释说道。

而在听完了郑总工的解释后,所有人全部然大悟。

他们终于明白了郑总工所说的“成功了,但是也失败了”是什么意思。

因为郑总工居然凭借着自已天马行空的想法,真的将火箭弹利用这种设计增程

到了800公里,确实是在一定意义上成功了。

甚至就连叶扬都对郑总工非常的佩服。

他真的为后人在该领域的相关研发和探索做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