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仙侠 >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 第227章 建安四年大事记

第228章 建安四年大事记

建安四年是张绣穿越以后的第三年。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

首先是年初时袁绍攻破易京,曾经一度在跟袁绍的交战中占据上风的公孙瓒最终兵败自杀。

袁绍自此一统河北,成为天下势力最强大的诸侯。

六月,曾经最强大的诸侯袁术走投无路,欲投奔同族弟兄袁绍,却被赶到寿春的张绣提前一步阻止。

张绣打败袁术,只留传国玉玺,却故意放其北上投奔袁绍。

随后又命赵云护送诸葛亮前往许昌,将传国玉玺上交国家。

汉帝刘协得传国玉玺之后大喜,拜张绣为扬州刺史、右将军,加封宣威侯,麾下诸人皆得封赏。

随后同样以截击袁术为由离开许昌的刘备拒绝返回,麾下大将关羽斩徐州刺史车胄,刘备袭得徐州。

因刘备担心与曹操交恶,遂命人向大儒郑玄求助。

郑玄慨然应之,作书一封与袁绍,请他出兵助刘攻曹。

袁绍与众谋士商议之后决定助刘备攻曹操,麾下书记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历数曹操罪状,传遍天下。

随后便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兵驻黎阳。

谁知麾下许攸不满审配领兵,沮授又因建言进屯黎阳、渐营河南,三年疲曹之计为郭图所阻,故而一众谋士各不相和,不图进取。

袁绍本为好谋无断之人,见状心怀疑惑,更是不思进兵。

来到黎阳的曹操眼见隆冬盛寒,不利进军,又见袁绍未至,是以返回许都,使人先招安张绣、刘表,再图徐州。

巧合的是,被曹操派来招安张绣的人又是孔融。

张绣看到孔融的时候也乐了。

也不知道是曹操对于招降自己干脆不抱希望,还是说他真的不知道孔融就是一个二五仔。

孔融来到江夏以后自然不会真的劝降张绣,而是跟上次一样,把近期发生在许昌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

当说起阻止曹操斩杀刘岱和王忠的时候,孔融颇有自得之色。

毕竟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从曹操手上救人了。

“曹操最近是越来越暴躁了”,张绣闻言摸着下巴说道,“看来是袁绍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孔融点头称是。

他在许昌看得清楚,如今曹操所惧者唯有袁绍。

刘表、刘璋,甚至是张绣、孙策都没有被他放在眼里。

所以这次他才会派人来招降张绣跟刘表,却从来没有想过去招降袁绍。

“文举不必着急,曹袁之间必有一战”,张绣笃定地说道,“彼时便是我们的机会。”

孔融连连点头,“融亦做此想,故而自请前来游说将军与刘表。”

说完这句话,他环视四周,不解地问道,“怎不见孔明?”

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听说,诸葛亮深受张绣信任,被张绣拜为右军师。

一般这种情况他应该和贾诩一样都在张绣身旁才对。

“文举有所不知,在你来之前,袁绍亦遣使至。”

张绣拍着孔融的手臂,亲切地对他说道,“绣与文举是何等关系?

既是你来,某当亲自接见,袁绍使者便令孔明去见了。”

孔融闻言不禁大为感动。

果然,自己早早下注是正确的选择。

片刻之后,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未知袁绍遣使来见将军所为何事?”

张绣扬了扬手中的书信,意兴阑珊地说道,“亦是招安之意。”

对于张绣而言,袁绍和曹操对自己的同时招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对于曹操而言,他想跟袁绍交战,必须要先把后方解决。

否则正在跟袁绍战斗的时候,刘表、张绣、刘备任意一个抽冷子给他来上一下,那他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环境。

此时的曹操可不是三分鼎立时候那个可以两线作战,同时顶住东吴和蜀汉进攻的曹魏政权。

所以他要极力避免自己落入这种不利处境。

对于袁绍来说就更简单了。

核心就是四个字:远交近攻。

不同的是以前他的结交目标是刘表,攻打的是公孙瓒。

如今结交的目标换成了张绣,攻打的目标换成了曹操。

历史上的张绣也曾经面临着相同的选择。

最终他听从了贾诩的建议,选择了投降曹操。

最开始,这看起来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曹操不计前嫌,加封张绣扬武将军,等到他在官渡之战中再度立功以后又升为破羌将军。

等到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绍之子袁谭以后,张绣再次增加食邑,达2000户。

要知道当时天下户口剧减,十户才留下一户。

曹操麾下的将领中封邑连1000户的都没有达到,唯有张绣一支独秀。

可以说是非常对的起他的名字了。

然而好景不长,张绣在跟随曹操去征讨乌桓的时候水土不服,最终病死途中。

死后谥定侯。

然而对张绣的死历来还有一种说法:

那就是曹操之子曹丕,因兄长曹昂在宛城战死之事对张绣不满,出言相逼。

张绣心不自安,遂自杀。

无论哪一种说法,张绣最终还是死在了曹操之前。

他的儿子张泉虽然袭爵,被封长乐卫尉,但后来却卷进了魏讽的谋反事件,被视为同党诛戮。

北地枭雄一脉自此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反而是建议他投降曹操的贾诩得以善终。

当然,如今的张绣自然不会再重复这样的遭遇。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便看向贾诩。

正好贾诩笑着对孔融说道:

“文举可知,若主公还像三年前那般盘踞宛城,则诩必劝主公降于曹操。”

孔融惊讶地看了贾诩一眼,“却是为何?”

在他看来,贾诩的选择未免有些让人费解。

且不说袁绍强、曹操弱的事实,就是张绣跟曹操之间的仇恨,就很难让人相信曹操会容得下张绣。

贾诩倒也不卖关子,直接回答了他的问题:

“夫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

袁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

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

孔融听完贾诩的话,惊讶地张大了嘴,半晌没能合上。

主要是贾诩说得太有道理了。

连他这个坚定的倒曹派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半晌过后,他才合上嘴巴,缓缓说道,“还好张将军不听你的。”

贾诩闻言便哈哈大笑起来:

“诩已说过,若是主公还像三年前那般盘踞宛城,某才会如此献策。

如今我主麾下有四州六郡,便是曹操也未尝不能一战,又怎会降之?”

孔融眨了眨眼,“文和的意思是让将军降于袁绍?”

在他看来既然不降曹操,那就是要降袁绍了。

“错!”

贾诩还没有回答,就听一个洪亮的声音自屋外响起。

跟着一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少年走进屋来。

孔融见到来人,立刻激动地站起身来:“孔明!”

来人正是诸葛亮。

诸葛亮微笑着对孔融点了点头,便转向张绣,正色道:

“主公,某已与袁绍之使见过。”

张绣笑着问道:“如何?”

“亮问来使:‘近日兴兵破曹操,胜负何如?’

使曰:‘隆冬寒月,权且罢兵。今以将军与荆州刘表俱有国士之风,故来相请耳。’”

孔融冷笑一声,“融离许昌之前,曹贼亦这般说。”

他跟着便好奇地问道,“听孔明先前所言,似是并未答应?”

“那是自然。”

诸葛亮淡淡说道,“袁绍虽强,与我主相比却相差甚远,若想招安我主,待打败曹操再说。”

言辞之间充满了对张绣的信心。

建安四年十一月,曹操和袁绍同时遣使招降刚刚拜为扬州刺史的张绣。

张绣既没有答应曹操,也没有答应袁绍,而是选择了中立。

作为曹操说客的孔融,在张绣的极力挽留下,选择在江夏过冬。

同年十二月,庐江太守诸葛玄命人传来消息,孙策在数月之前命虞翻说服豫章太守华歆,华歆举城投降。

张绣一算时间,正好是他之前跟孙策在庐江见面时候的事情。

“没想到居然被他给阴了一手。”

张绣哑然失笑。

他跟孙策差不多同时出道,但孙策自始至终都被他压了一头。

如今总算是扳回一局。

现在孙策尽得江东地面,倒是比他更像是扬州刺史。

不过如今的江东不比未来,没有被开发的地盘比比皆是,像豫章郡这种偏南地区更是如此。

所以张绣虽然有些遗憾,但遗憾程度却并不强烈。

孙策占领豫章之后,命人将刘繇灵柩带回归葬,还把他的遗孤刘基等诸子也带回曲阿。

这一举动也让他嬴得了江东诸郡民众的好感。

随后他又留中护军周瑜镇守巴丘,派遣蒋钦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抵挡荆州牧刘表从子刘磐,使刘磐不敢侵扰。

此时曹操正因为袁绍和刘备的事情焦头烂额,根本无力东顾。

得到消息的他只能感慨:“难以与他争锋了!”

他听从荀彧之策,对对孙策实行安抚。

先是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

之后又用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张绣举荐孙权为茂才。

建安四年便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有惊无险的结束。

然而新年尹始,一碗汤药却打破了这种脆弱的平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