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古代言情 > 布衣皇后:花倾天下 > 第七十八章 国子监贡生

第七十八章国子监贡生

刚出了正月,刘东来就和大侄子刘文才离开了桃花庄,一个月后,刘文才将会在京城参加贡生的会考,为了不至于路上耽搁了,刘东来和大侄子刘文才提早就上了路。

刘家出了第一个秀才,这等大喜事让刘家上下都明白了,老爷子刘旺才对子孙后代们立下的那个规矩,靠着种地,永远都不要想着出人头地,哪怕是你家有万亩的良田,也敌不过官府的一句话,人家官府说要将你家的地充了公,那么你就得老实的照办。

要是官宦人家的地,就会受到了朝廷的保护,这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官大财就大,当初还在京城外刘庄时,那在朝里做大官的刘老爷,京城里有高门大宅子,城外有庄园,家宅子庄园里佣人老妈子成群,除了管口饭吃,还从没听说会给下人们支工钱。

刘家的四个闺女,除了三闺女自幼身子弱在家待着,都在刘府里做过事。大闺女尤妮从于刘老爷的二儿子为妾,至今也没半点消息,四闺女花儿户籍过去了刘府,更是不知道去了哪里。这一切,不都是源自于刘老爷官大权大么。

百姓人家光有土地是不行的,一定得让孩子们读书识字考功名,只有那样,才有可能有一天改变生活状况,不再只靠着土地受人欺负。

现在,刘家终于出了一个秀才,马上就会进入京城贡院读书了。据说,进入贡院的学子们,有机会得到朝中大臣们的青睐收为弟子,或是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之后,朝廷就会封个地方官来做。

总之一句话,只有读书是为高,只有读书才能做官。

刘家的家训,就在刘家老爷子刘旺才过世之后定了下来,刘家的闺女以后都是要嫁人的,读不读书,只要认的字写的字就行,而刘家的子弟们,那是一定要进学堂念书的。

刘东来和刘文才叔侄二人从江南桃花庄出发,半个月之后,就到达了京城。刘文才自幼在京城长大,虽然他对京城的大街小道的并不熟悉,但是,自己的家住在哪条街上还是知道的。

离开了京城三年多,刘文才回来了,他是以一个秀才的身份重新回到了出生和长大的京城,这里的一切,在刘文才的眼里是那样的熟悉又陌生。

当刘家叔侄一路打听着来到了京城一条僻静的小街上时,刘文才记起了自家的小院:“四叔,前面就到了。”

说完,刘文才加快了脚下的步子,三年多了,再也没见过爹娘和妹妹,刘文才的心里很激动。来到了自己那座低矮的院门前,伸手推开了虚掩着的有些破旧的院门,一步就迈了进去。

“爹,娘,我回来啦!”

“大宝子……”

刘文才的娘掀开房门上挂着的打着补丁的棉帘子,看见了三年多没见的大儿子,这声小名刚喊出口,那眼泪就“哗哗”的淌了下来。

“娘,我回来啦!”

刘文才快步上前,一把拥住了站立不稳的母亲,也跟着掉下泪来:“娘,我爹呢?”

“你爹上工去了还没回来,他四叔啊累坏了吧,快请进屋歇歇!”刘文才的母亲毕竟在京城生活了多年,待客之道还是做的很到位,小叔子陪着儿子一路从江南来到了京城,这客气话少不了。

刘文才看见了躲在母亲身后探头探脑的妹妹,也是笑着说:“小妹都长这么高了,快过来,看哥给你带什么好吃的来了?”

刘文才坐在了凳子上,把身上背着的包袱放在了小桌上解开,从里面拿出了几包点心,这还是三叔刘三虎从乌镇专门买回来,让带给在京城的大哥大嫂尝尝的江南特产。

大概是听到了有好吃的,小妹从母亲的身后挪了出来,眼睛直盯着小桌上的油纸包看。

一般的百姓人家,平时也是能得买点心尝尝,就算是住在京城也是一样,刘大虎在外替别人做工,一家三口人的吃穿用度全靠他一个人的收入。好在这个只有两间房的小院子,还是当初老爷子刘旺才从刘老爷的帐房那里拿到的卖地的银子买下的,院子虽小,房子也很低矮破旧,但总还是在京城里有了一处自家的宅子,不用租别人的房子来住,也省下了这一块的花销。

只是过去一家六口挤住在这里,一个人做工六口人要吃饭,日子过的也很紧巴巴的。要不是刘大虎狠下心来,将三个儿子送去了江南桃花庄,恐怕也就不会有今天刘文才考中了秀才返回了京城。

有的时候,也许一个无奈的决定,会彻底改变人的一生。

当刘大虎夫妻收到了寄自江南桃花庄的家书,得知大儿子考上了“童生”时,两口子欣喜的半天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接着刚转过年,刘大虎又接到了寄自江南桃花庄寄来的家书,知道儿子高中了秀才,不久将会来京城参加贡生的会考,刘大虎两口子再也不会吃惊了,因为在他们心里,儿子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将来一定会当大官的。

本来刘文才的娘是要出去让自家的男人回来,刘文才也说不急这一会儿,刘文才的娘就说要出去买菜买肉,也是执意的不让大儿子跟着,带着闺女提着一个蓝子就出了家门。

刘东来头一次来大哥家,他喝了一碗茶水站了起来,想着看看大哥这里住了几间房。

只是让刘东来大为吃惊的是,大哥家竟然只有里外两间房子,灶台搭在了院子的一角,院子的另一角房子和院墙之间就是茅厕。现在天气还凉着,要是到了夏天蚊子苍蝇的还不满天飞啊,照着在桃花庄自家的大宅院子可没得比,难怪当初刘大虎会将三个儿子送到了桃花庄呢,就这丁点的地方,哪里能够住得下一家六口人呢?

好在刘大虎的大儿子争气考得了秀才,还来到了京城贡院读书,听说只要是进了贡院读书,一应的日常花费,都是由朝廷出,贡生们不再交任何银子了,也能减轻家里供他们读书的负担,毕竟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是家财万贯的商贾大户或官宦人家,读书要花费不少的银两,这是不争的事实。2023刘大虎早早的就收工回了家,因为他今天老是觉得象是有什么事,想着大儿子这些天就能到了京城,就提前的向老板告了假。

“东来,大宝子,你们早就到了啊!”

刘大虎刚一迈进自家的院子,就听见了堂屋里大儿子的说话声,也是连忙的进了屋。

“爹!”

“大哥!”

“都坐下都坐下,一路上累坏了吧,大宝子,你娘呢?”刘大虎笑着问。

“爹,我娘带着妹妹出去买菜了,应该快回来了吧?”刘文才说,也是拿过茶壶给爹倒了一碗茶递了过去。

刘大虎看着大儿子,脸上写满了发自内心的笑啊:大儿子这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来到了京城,给自己争了脸,给刘家祖上添了光呢。

自从接到了大儿子考中了秀才的信儿,刘大虎就没断了逢人就打听,那进京会考的秀才和贡生的事儿,只要过了会考的秀才,就可以进入皇朝的国子监读书,而国子监的学生,就被称之为“贡生”,就是贡献给皇帝人才的学生。贡生在国子监里读书,那是不用花自己的银子的,所有的一应生活和学习用度,全部都是由皇朝支付,据说每个月还会有银子可领。

当初刘大虎夫妻决定将三个儿子送去江南桃花庄,跟着爷爷生活,两口子也是实属无奈之举。在京城里虽然有自己的房产,可是平时所有的吃喝穿用,全部都要靠刘大虎一个人的收入养活,除此之外,他们又没有别的生活来源,不把三个儿子送走,恐怕一家人连顿饱饭都管不起了。

没曾想,老爷子并没有嫌弃大儿子将三个孙子送过去吃白食,还出银子供他们读书,大儿子争气啊,在乌镇学堂里读了两年书,就一举考得了“童生”,接着又在“秋试”高中秀才。

刘大虎夫妻二人对自家老爷子的英明决断,那是内心的感激和崇拜,只盼着还在江南的那两个儿子,也能象他们的哥哥那样考得个秀才,再来京城国子监读书。

刘大虎的媳妇买回来了一蓝子菜,还割了十多斤肉,大过年的刘家都没有舍得买这么多的肉,普通的老百姓,平时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嘛。

今天不一样了,刘大虎的大儿子高中了秀才,现在进京要参加国子监的会考,这等大喜事,当然要比过年还要重要喽。

刘大虎因为老爷子过世没能赶回去,也是向兄弟刘东来道着苦水,前往江南中途遥远,一来一回的就得一个多月,向店里的老板告假的,人家还说了,要走就走,走了就甭回来了。

刘东来也是知道大哥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真要是没了事做,一家人还不得喝西北风啊。

“噢对了大哥,尤妮的事你打听到了么,爹在世的时候还常念叨。”刘东来夹了一口菜吃着,问道。

刘大虎愣了一下,眼里有了泪光,他低下了头,端起酒碗子闷了一碗,说:“尤妮,死了!咱家还没从刘庄迁走就死了。”

“啊!怎么会,尤妮不是生了孩子了么,怎么会死了?”刘东来吃了一惊的追问道,他记的清清楚楚,大妹尤妮大着肚子回了家,看那样子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生了,过去了没多久,刘家就迁去了江南,老爹活着的时候,可没少念叨大闺女尤妮。

“难产,孩子没活成!”

刘大虎说。

刘家四男四女,一共是八个孩子,老二入赘到了外乡病死多年了,大闺女尤妮做了刘老爷家二少爷的小妾,生孩子难产死了,三闺女春子病死,最小的闺女花儿过继到了刘老爷名下,至今也是不知生死。

八个孩子,三个死了,一个不知下落,剩下的三个兄弟和一个妹妹,终于让刘家看到了向前的方向,从爷爷刘义到父亲刘旺才,再到刘大虎兄弟仨,现在是孙子辈的刘文才,终于不再靠着租种着别人的土地过活。

也许,九泉之下的老爷子刘义也没有想到,他那独生宝贝儿子刘旺才,竟然会做出了不让刘家子孙再种田的英明家训,让刘家世代与土地打交道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