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科幻 > 这世界危在旦夕 > 第103章 忆苦思甜

不识货的维辛斯基从半导体研究所离开,萧金浪跟‘杨总师’坐在研究所办公室发愁。尤其是‘杨总师’累的两眼发黑,跟熊猫似的。

“研究所现在状况怎么样?”老萧关心的问道:“我看你写的报告,都是突破这个突破那个的好消息,就没点困难?”

‘杨总师’一呆,嗤笑道:“就因为好消息少才要特别上报。若是要问有啥困难,不如说有啥不困难的。因为困难到处都是。”

说来真是一肚子苦水。

‘杨总师’指了指自己简陋的办公室,“我们这最早就七个人,靠你帮忙外加东拉西扯才弄到三十几人,弄了一栋楼作为安身之地。

从去年十一月开办,到现在还差一个月才算周年纪念。能让三十几号人熟悉从国外来的设备就累死个人了。

当初副本进入第二阶段,我们的预计太乐观,总觉着第一代晶体管很简单,外行学一学也能搞。

可实际工作却发现‘一穷二白’这四个字真是要愁死?

就说我们复制山寨的晶棒直拉炉吧。熔化物与气体的传热、传质,湍流,热辐射相互作用,多种物理场相互干扰。

这玩意两个月才能完成一次工业化生产,良品率不到百分之五十。搞砸了就得再来一次两个月。

更别提晶圆掺杂需要无尘超净车间。就为过滤空气,知道我们费了多大劲么?

有个兄弟已经在车间内待了三个月,吃喝拉撒全在里头。因为进出一趟就等于污染整个车间,实在损失不起。”

唉老萧也叹气。

原本是想给苏联老大哥看个好东西,让对方直观感受一下现代科技的魅力。那晓得碰到个不识货的,把晶体管看做‘更好用的电子管’。

按照‘圣光’团队的预想是希望老大哥能看中晶体管技术,随之拿出更多援助来交换。虽说现在新中国已经拿了很多物资和项目,但对全国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建国初,中国人口已经超过5亿四千万,吃饭是个大问题。

很多穷困地区还只能吃红薯,能吃上‘玉米棒子面’就算改善伙食。所以国家需要兴修水利,改良农田,需要良种农药化肥,革新农业科技。

人民群众需要更多钢铁煤炭,需要给全国乡镇修通道路,需要剿灭顽匪,需要医药卫生,需要很多很多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品。

谈汽车什么的都太奢侈,能给农民的木轮板车换上橡胶轮胎就是一种巨大进步。

能在每个村头挂个电喇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让穷山沟里的百姓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是对全民的启蒙启智。

在很多老百姓眼里,工厂啥的没太大感受,每月从美国运来的几万吨动物油脂比什么电灯电话都金贵。

“我们还是太穷啊。”‘杨总师’勒了勒裤腰带,苦涩说道:“有个兄弟是机电专家,体重也是专家级的一百公斤,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全都有,一身毛病。

医生说他若是再不减肥就活不长。可他表示自己习惯了,减不下了。可到了这建国初,哪有什么减不下来的?

这年月的饮食可真‘健康’。

食堂三天两头供应‘忆苦思甜’饭,红薯吃的叫人胃里直返酸。他穿的肥佬裤早就请裁缝拆开改成两条大裤衩。体重减到七十公斤,啥富贵毛病都没有了。

上个月食堂供应猪油拌饭,大家围着香气就丢了魂,炸锅似的去抢。是我板着脸骂了一通,才搞了个平均分配。

我们自己人吃过都掉眼泪,头一回觉着猪油竟然这么好吃。我现在才知道主席吃红烧肉算打牙祭,这说法不是开玩笑。”

每月几万吨油脂,很多么?少的可怜。

只能在大城市里分一分,劳模和烈士家属多拿点。外加给重点单位倾斜一些,让‘杨总师’这样的知识分子能吃上几餐。

然后就没了。

油脂吃完,装油脂的大铁皮桶都成了某种福利。

老萧就见过有官职不小的干部跑去机关食堂要铁皮桶,回家改改能做很多用途。这还得偷偷摸摸的,被发现了说不定就挨批。

“说点好消息吧。”‘杨总师’叹声开口,“我也知道困难是暂时的,得时刻鼓舞自己的士气才行。”

“好消息啊?土改正顺利进行,算不算?”

老萧知道的‘好消息’也挺多的。毕竟各方都是报喜不报忧,真正的问题需要上级亲自下去调研才能发现。

土改的意义毋庸多说,让3亿多农民获得土地,把全国老百姓绑在了土共的战车上,眨眼就稳住国家局面。

有了土改才让政府的统治一杆子插到底,打破了千年来基层被缙绅和小吏把持的常例。为后续的工业化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人力条件。

‘杨总师’点点头,却表示这事不得劲。

“要得劲的啊?”老萧琢磨一把,“西北剿匪很顺利。一个团的‘图-4’进驻宁夏,二十毫米的机炮扫射地面,那个画面真是不要太爽。

人马俱碎啊!”

‘图-4’原本要53年才进入中国,56年才参加实战。现在51年底,它的大航程在西北的广袤地域发挥到淋漓尽致。

为了提升打击效率,西北军区把轰炸机的部分机炮换成机枪,火力弱了点,但持续性大大提升,可以绕着敌人据点打转转。

坚固火力点就上机炮,乱跑的杂兵就用机枪。

西北叛匪一向吹嘘自己马术精良,机动灵活。现在就看是马儿跑的快,还是‘图-4’飞的快。

“西北的剿匪部队都学会呼叫空中支援了。无论侦查、追击、攻坚,‘图-4’的机炮和炸弹都很好用。

就算‘图-4’数量不够,前线机场的伊尔-10和拉-11却是管够的。空地配合练啊练的也就娴熟了,那些念经的马匪往往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西北军区配了两千部车辆,包括装37小炮的‘威利斯’吉普,用于攻坚。

前线还改装了不少架上MG42机枪的装甲卡车,基本可以当战车用,专门欺负马匪的骑兵。

卡车运送补给进新疆,那是给各族群众送福利。这年头没那么些破事,什么信仰也抵不过吃饱穿暖。”

萧金浪说着说着,又沮丧的低声道:“我跟总理吵了一架,没能拦住某些政策的出台。国内也是有些事属于政治正确。”

‘杨总师’听了却呵呵直笑,心情大好。

西北不比朝鲜,开阔地势下拥有代差优势的装备,弱小的一方必然遭受屠杀。可以想象冒出来的刺头必然是尸横遍野,保的今后几十年的和平。

至于拦不住的事么

“这就算历史局限性吧。为了稳定边疆,势必要做些妥协。解决主要矛盾再说,次要矛盾等国力强盛了,也翻不起浪花来。”

‘杨总师’没在庙堂待过,更为乐观。

反倒是老萧当过纪委书记,知道某些事一旦定下就会形成利益集团。日后非得死上一批人,造成巨大损失才有机会改变。

中国也有很多积习难改的事啊。

除了西北,西藏的解放也跟顺利。有足够的汽车和飞机抵达高原,对付农奴社会的当地土司犹如杀鸡的牛刀。

运力提升后,进藏的军队远比历史上更强,运上去的物资也堆成山。这方便了中央团结更多底层民众,摸清状况后毫不犹豫执行民主改革。

房间不扫,灰尘不会自己走嘛。

该杀的还是要杀的,多杀总比少杀强。

毫无原则的宽恕农奴主和腐朽僧侣,是对苦难深重的藏族同胞不负责任。

萧金浪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把英国人在暗中搞的鬼摆在台面上,逼着中央下狠手。

说起自己的得意之举,老萧恶狠狠的阴笑道:“若是能在这个世界待到62年,我保证能从阿三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想成为‘当代王玄策’?你可劲吹吧。”‘杨总师’倒是也想待下去,奈何朝鲜战争结束,副本必然也跟着结束。

两人抽空闲聊算是放松,彼此交换对国内国外政治经济军事的看法和预判。到下午三四点,一个电话打到研究所,急着询问萧主任是不是在这里?

老萧去接电话,十几分钟后面色古怪的回来,“总理从西花厅打来的,说维辛斯基要求再次参观我们的半导体研究所。”

“他不是看了一回么?”‘杨总师’也是不解,“当时对我们爱理不理的,脸上就差写着一行‘你们中国人也能研究高科技?可笑!’”

“管他呢,要再来就来吧。”萧金浪让研究所再准备一番,半小时后维辛斯基带着苏联外交车队呼啦啦的赶到。

苏联援华团队来了十几号人,过半是电子技术专家,负责在帝都帮忙建设电子工业部和大学学科。

这批人显然是懂行的,来了之后就要求中方学者介绍研究所在晶体管方面的研究进度,态度非常积极。

老萧默不作声的朝‘杨总师’打了个眼神,意思是‘鱼上钩了,狠狠的宰。千万别客气,不要给我面子’。

‘杨总师’也颇有种熬出头的欣喜,他的研究所搞了各种土法上马才完成了晶体管量产的全部流程,今天就是要获得超额回报的时刻。

研究出技术是一回事,产量提高又是另一回事。

推广晶体管需要更多的设备和原材料,需要成百上千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一栋普普通通的二层小楼根本配不上如此先进的高科技产品。

晶体管可是当世显学,47年才被发明出来的。但生产晶圆并掺杂等技术还真是帝都半导体研究所‘首创’,‘杨总师’巴不得毛子来投资。

当‘杨总师’将一张挂图在墙上展示出来,介绍了晶体管的工艺突破和技术特点,听他讲座的一名毛子忍不住蹦了起来

“你们目前的产量有多少?莫斯科计算数学研究所要订购十万枚。我们正在研究最新的计算机,急需这种革命性的‘超级电子管’。”

电子管?

这是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

毛子的脑袋是花岗岩制造的吗?怎么就如此固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