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时空过客4251 >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方面军的方向?

这次的相亲会,当然只是根据地内紧张生活的一点小小调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大部分细节肯定会得到妥善的处理。

活动结束之后,程刚又专门找来了几位同志谈心,和他们聊聊最近的情况,听取他们对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意见。

因为程刚自己清楚,平时他总是四处奔波,留在根据地的时间本就有限,然后还得集中精力解决各单位冒出来的问题,时间久了之后,难免就有些脱离基层了。

好在现在组织架构不大,上下级之间的隔阂也没有那么明显,程刚多少还能通过直接的交流来获取一手信息。

其实这一招也是跟李润石学来的,他在工作之余就很喜欢去外头走走,和当地的干部群众交流交流,现在忙起来了,没法像之前那般做几次广泛的社会调查,但李主席还是会尽量找些机会把自己沉下去。

不过与李润石的全面了解不同,在程刚这边,他所关心的,就主要是那些新生代们的思想与心理状况了。

毕竟在程刚所熟知的历史当中,确实没有这部分同志的存在,也无法预料由此产生的后续影响。

从27年开始算起,将近七年过去,最早一批接受纯粹土共教育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有读完高中的了。

——入学年龄较晚的学生,大多采取填鸭式的速成教学,学制大幅缩短,往往两三年就读完小学,至于初中和高中则全凭天赋,速度快的三四年学完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土共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要设立大学预科,后面无论是自己开设专业的高等院校,还是向外派出留学生,都是未来长期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毕竟现在各根据地开办的工农兵学院,其实更像是特定的培训单位,师范、政治、军事、工业、农学,这些五花八门的院系里,常规的多年制教学并不常见,多数还是以半年、一年为主的短期培训班。

话说回来,这些临时上马的培训班,确实对根据地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否则现在哪来的这么多知识青年,以至于都到了需要为他们专门考虑婚恋问题的地步。

先不论这些农村知识青年的水平如何,关键是他们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出身。

在阶级矛盾极其激烈的年代里,出身是一个始终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屁股决定脑袋几乎可以说是铁律。

一般人除非是遇到什么转变的契机,很少有能力和决心背叛自己的阶级,再考虑到如今根据地内广泛执行的土改政策,渴望改变并保住现有美好生活的中下层农民,就是土共最佳的团结对象之一。

不过面对这些深受封建传统思想束缚的农村群众,要如何让他们放开顾虑,支持孩子们尤其是女孩们接受教育,同样是一件极其考验执政能力的事情。

就更不用提在农村投入教育建设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了,教师、校舍、学习用品,这些全都需要花钱,而且积少成多下来,还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话说回来,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就现在而言,农村地区出身的知识青年,确实更能够适应眼下艰苦的斗争环境,同时还拥有更强的向心力。

对于这些新生代来说,他们唯一接受的教育就是党提供的,或许在质量上难免有点参差不齐,但胜在思想统一,不用担心内部出现太大的分歧,所以连带着婚恋问题也简单了不少。

再加上过去与现在的人力资源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村,这也使得中下层当中,新老干部的隔阂并不明显,地方和方部队的关系也相当亲密。

换句话说,像是黄克功那种男女双方存在极深沟壑的问题,如今其实不大可能发生了,倒是潜在的封建思想和官僚主义值得警惕。

一方面,根据地内的知识女性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和红军干部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话题,不用担心他们互相不理解。

另一方面,大手笔大投入的普及化教育,也有效地提高了内部人员的个人素质,至少能够当上干部的,都不可能是举止粗鲁、大字不识的老粗汉。

(当然历史上红军和八路军的平均文化素养也是极高的,只是在这里进度大幅提前,水平大幅上升了而已)

“嘿,老程,在想什么呢?对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下午7点,天色已暗,程刚结束了和代表们的谈话,正走在前往食堂的路上,然后便碰上了一人前来和他打招呼。

这位穿着灰色军装的男子,大约三十出头,浓眉大眼,甚至看上去还有点秀气,正是在红军序列中,颇有些并不起眼的红一方面军司令汪洱卓。

说他不起眼,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一方面军都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作战,从槿甘山时期开始,其前身红四军就始终归由李润石指挥。

所以这些年里,从槿甘山到赣南再到陕南,红一方面军确实取得了不少举世震惊的成绩,但大家下意识地都会将注意力放在负责运筹帷幄的李润石身上,而非旁边的执行者汪洱卓。

并且汪洱卓素来为人低调谦逊,不喜争功,所以相较下来,他的存在感就不是那么强了。

其实现在老汪在军中和党内的地位肯定是不低的,毕竟资历摆在这里,举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在常凯申给出的悬赏当中,他的金额可是一度仅次于李润石和王凯之下,现在虽然有所下滑,但也始终处于第一序列。

话说在最初的时候,对于程刚来说,像汪洱卓这种因为他的干预而幸免于难的同志,相处起来确实会稍稍麻烦一些,毕竟相比于那些“知根知底”的老一辈,前者就几乎算是陌生人了。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大家还是渐渐熟悉了,反正只要抱着平常心去相处,不去刻意地另眼相待,也不至于冒出什么烂七八糟的问题。

因为李润石的缘故,程刚与汪洱卓的来往其实还挺密切的,只是李主席的光芒实在是太过耀眼,总是让人下意识地忽略了后者的存在,不过在私底下,两人也算是不错的好友。

面对汪洱卓的招呼,程刚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边走边说道:“我昨天才回来,今天刚和几位基层的同志聊了一会,就想了点后面的事情。”

汪洱卓对于程刚时不时地“出远门”,已经相当习惯了,所以刚才不过是随口问下而已,倒是听到后面那句,他才恍然道:

“哦,今天好像有个相亲会吧?听人说好像还把你专门喊过去主持了?”

程刚面色一囧,然后又想起了昨夜李润石“不怀好意”的笑容,以及任培国“一本正经”的交代,心里头更加确信,肯定是大家故意把这事推到他身上的。

“是有这么回事。”本着‘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想法,程刚严肃的回道:“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志,许多都是组织上精挑细候选出来的基层干部,我跟他们多交流交流,有什么问题么?”

结果汪洱卓直接点头笑了:“当然没问题了,那你有碰上合适的同志嘛?”

“有的,好几名同志的表现都还不错……”程刚回想起了前不久的谈话,略阳化工厂的一位工程师,铁道部队的一位参谋,还有两名红军政工干部,都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

忽然程刚愣了一下,与汪洱卓对视一眼,然后才反应过来笑骂道:“你都想哪去了,我说得是男同志,今天我就找了十位男同志谈话,正正经经的工作!”

“嗨,我还以为你这家伙开窍了呢。”汪洱卓再次笑了一下,“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我儿子现在都能走路了,你还打算一直光棍呢?”

汪洱卓的妻子比他大一岁,两人新婚后不久妻子便怀了身孕,但那时汪洱卓已经考上了黄埔一期,他只能选择离家别妻赶赴羊城,接下来几年又一直在外行军打仗。

本来北伐成功后,他们一家还有机会团聚,可紧接着的白色恐怖,逼迫土共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汪洱卓也随伍翔宇参加了洪城起义,并跟着王凯一路转移到了槿甘山,至于妻女,确实没法顾上。

一直等到红军打赢湘赣鄂大战之后,凭借着胜利的威势,土共设法将一部分军属转移到了根据地,汪洱卓才得以和家人再次团聚,甚至还能在程刚面前炫耀他新生的孩子。

“这个以后再说。”程刚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虽然其他同志一直想给他牵绳搭线,但他对于此事暂时还没得什么需求,所以并没太当回事。

“从我今天的谈话结果来看,我个人认为,咱们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接下来得做好面对新局面的打算。

怎么样,洱卓,有想好过你们一方面军未来几年的战略方向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