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85TXT > 历史 > 时空过客4251 > 第四百七十七章 体检报告

这次的秘密会议一直从中午开到了晚上,哪怕是中间两次吃饭休息的时间,大家也在全身关注地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和其他同志的讨论之中。

其实,除去刚才的那些发言之外,剩下很多时候程刚的表现应该更像是一个会议秘书,作为辅助者为他人提供服务并及时记录会议进展。

偶尔需要的时候,程刚还会使用一旁的笔记本电脑查询资料,或者就干脆使用键盘、摄像机、录音笔等方式做点笔记——若不是大家的口音相差太大,他都打算直接搞语音输入了。

而每次程刚这么做时,总会引来一阵注目,哪怕在场几位已经见识过很多次了,但只要一看见程刚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以及操作之后取得的效果,该惊奇的还是得惊奇一番。

当然,虽然这些未来电子工具相当诱人,但所有同志都严格把控好了尺度,如非必要绝不自己经手,但凡接触都至少得有程刚本人在场。

这背后的原因也不用多说,既然知道了那台“电脑”里可能装有大量“未来”的信息,那么即便只是为了避嫌考虑,大家都会尽量克制住内心的好奇。

毕竟在程刚建议暂时只开放建国前的政治资料后,诸位大佬或多或少也有了些猜测,更不用说仅仅只是现在公开的内容,就已经足够劲爆了。

而且目前大家的重心还是在抗日和解放全国上,肯定不能轻易分散,至于未来的事情,在程刚出现之后,历史大势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原时空的资料顶多只能用来参考,太过关注的话反倒可能产生副作用,所以大家都很自觉地保持了默契。

虽然不能直接操作,但这也并不妨碍各位享受先进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无论是查资料还是做统计,小小一台电脑起码能顶得上百名熟练人员组成的工作组,甚至还要超出一大截。

而且这还是在受到了输入限制的情况下,要知道,最后与电脑交互的环节,肯定没法由他人负责,中间自然就损失了一些效率。

之所以搞得这么谨慎,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程刚的存在根本解释不清楚,而他带来的这些物件与资料,更是不乏大量极其敏感的内容。

甚至都不用涉及那些历史上的机密,仅仅只是一些现代物品本身,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暴露很多信息。

打个简单的比方,程刚在现代常常使用的不锈钢真空保温杯,仅仅只是杯身,就包括了“外壳加工、内壳加工、外壳和内壳装配”等三个流程,其中更是不乏冲压、焊接、电镀等二战之后才逐逐渐普及的技术。

说得夸张些,这玩意拿到30年代来,可能像英美这种拥有足够工业底蕴的发达国家,也得倾尽全力、不惜成本,才能仿造出勉强相似的产品,而且还不敢保证质量。

这便是技术的代差,落后的工业体系,即便能够把产品生产出来,也必然是成本高、产量低、质量差。

否则48年签订的《中美双边协定》又怎么会被批判为卖国,换到21世纪来,咱们举手欢迎还来不及呢,只是就换成美国人不乐意了。

话说回来,既然这些年来都已经这么小心了,程刚肯定不会粗心到随随便便就把现代物品带过来。

或许刚开始那段时间,迫于槿甘山的条件他提供了不少成品物资,但那大部分都是从42位面买来的落后产品,而且后面也尽可能地回收了。

至于现在各根据地中的工业品,能自产的都自产,不能自产的也尽量搞来料加工,在最大限度上,杜绝技术泄露以及引起外来势力注意的可能性。

因此,在必须使用现代工具的情况下,哪怕经历过重重政审的人员,也很难完全托付。

这些暂且不提,大概到了晚上8点左右,该沟通的内容已经差不多说完了,正当大家打算散场的时候,好久没有发言的程刚突然开口了:

“对了,正好大家都在,你们顺便也把自己的检查单看下,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好几位同志的情况都不容乐观,贫血、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大部分都是劳累病。

马上又是一轮大战了,我知道各位肯定都会忙得天昏地暗,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该提醒的我已经提醒过很多次了,多少还是要注意一下啊。”

此言一出,大家纷纷沉默了片刻,各自领过了一叠报告单,静静地看了起来,因为旁边都有相应的标准指标,所以大家基本都能看明白,反正许多人的表格上,总会有那么一两项数据超标。

这是前不久程刚搞的提议,考虑到本时空的技术力量有限,就算体检也只能简单测下血压、心率,很多复杂的检测别说国内了,就是国外都做不了。

所以为了大家的健康考虑,斟酌再三之后,程刚还是打算统一送到现代去检测,正好前不久他在那边也打通了一家私立医院的关系。

那家医院的技术水平暂且不提,反正都是常规检测不会差到哪去,关键是人家肯提供彻底的私密化服务,这就省下很大一番功夫了。

按照后世体检的模式,在这次程刚回现代之前,他分别了大家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然后统一送过去检测,现在把结果拿出来,要说真能起到多大作用也不见得,算是给大家提个醒吧。

虽然现在土共的革命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但毕竟整体条件有限,而且大佬们也不喜欢搞特殊化待遇,生活极其朴素,难免会有些细节没法照顾到位。

当然,更关键的问题还是在过度劳累上,毕竟这时的土共的地盘可是历史同期的好几倍。

而且健全的通信手段,在极大强化中央权威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

即便有了现代工具的辅助,在场的同志也常常会遇到必须彻夜工作的情况。

“培国同志,我这里必须要点名批评你一下,你自己的身体情况你又不是不清楚,过去旧伤还没完全缓过来,平时也不注意休息,天天高强度的工作怎么可能撑得住!”

沉默了一小会后,程刚直言不讳地点了任培国的名,虽然这么做搞得后者颇有些不好意思,但大家都知道,这确实程刚的关心之举。

说来程刚与任培国的关系,其实还颇为复杂,虽然大家并不在意此事,可程刚心里总是想要做点什么来弥补对方。

过去几年里,任培国先后进了两次监狱,第一次是在安庆,被关押了半年,虽然事后因证据不足被放出狱,但那时的他已经在狱中受尽了折磨,看上去奄奄一息。

可当组织安排他到江边小楼里修养时,他却坚决表示拒绝,拖着病体继续投入工作。

后来29年,任培国因为叛徒告密再次被捕入狱,那回更是遭受了敌人的电刑拷打,直接在他的后背上留下了两个拳头大的烙印,可能是他距离鬼门关最近的一次了。

幸运的是,任培国在垂死的边缘被组织营救了回来,但就此也落下了病根,导致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头疼发烧,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停下工作。

对于这些情况,程刚在穿越之初肯定都从历史上了解过了,所以他当时也曾设想过相应的计划,只是受现实条件所限,他能做的其实不多。

第一次关押时是肯定没办法的,毕竟两边相隔千里,而且又不像乔杨那样居住在乡下,监狱里可是有大量人手盯着的,救援的风险实在太大。

至于第二次,程刚在29年8月与伍翔宇首轮接触时其实有提醒过对方,要小心叛徒问题,只是当时双方的互信没有完全达成,两边都表现得相当谨慎。

因此,虽然伍翔宇提高了一部分警惕,但阴差阳错之下,任培国侥幸逃过了头一轮搜查,可没过多久还是被捕了。

事后知道了这些来龙去脉,任培国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想法,反倒还谢过了程刚的好意,只是后者一直有点内疚。

要知道,在这几位同志当中,任培国的年纪绝对不算大,如今才刚满三十岁,可从面相上看,说他有四五十岁都毫不夸张,和程刚站在一起,简直都像是两代人了。

更关键的是,任培国这位同志的能力也是极强的,否则肯定不会被提名到第二批知情人中来。

自出狱之后,任培国就被伍翔宇建议去了赣南,在那里协助李润石处理一些日常工作。

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任培国发现当时苏区机构,没有中央一级的行政管理机关,规章制度不具体,执行也不到位,许多事情无人负责,无章可循,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机构重叠、办事交错、效率低下的问题。

虽说在此之前,程刚也带来了一部分先进经验,但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行政人员,更没有一名可以统领大局的干部,所以很多东西都只能浮于表面。

像是常规的行政制度、财务会计制度、文件管理和档案保管制度,还包括各上下机关之间关系,这些在纸面上看来都很简单,可实行起来,却总是会碰上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更不用说必然会存在的水土不服了。

最后还是靠着任培国的执行力,才终于将这些细节落到了实处,所以革命最重要的还是人,没有足够多且优秀的人来做事,再好的规划也只能事倍功半,乃至直接变味。

正是考虑到了这点,为了不让这位同志如历史上那边英年早逝,程刚才会如此重视此次检查,并赶在眼下的时候“发难”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